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拓展“旅游+演艺”模式 山东德州市着力打造文旅融合生动样板
发布时间:2019-04-11 10:16 来源: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04-11

 

    山东德州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杂技之乡”的美称。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坚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自2017年6月,为保护传承弘扬“德州杂技”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以德百旅游小镇为载体平台,以大力发展杂技演艺为抓手,推动德州市杂技团(国有文艺院团)成功进驻德百旅游小镇,在景区设置1800座演出大篷,创建“德州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点,深入开展团企深度合作,积极拓展“旅游+演艺”模式。德州以旅游搭台让文化添彩,将杂技演艺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既充实旅游的文化内涵,凸显德百旅游小镇的文化性和体验性,又实现杂技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推动体制改革后的德州市杂技团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加强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发展优质平台

  德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域旅游为主线,以实施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先后制定出台《德州市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德州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旅游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受到全省通报表扬。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旅游项目117个,计划总投资217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7亿元。其中,精品旅游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1361.16亿元,精品乡村旅游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40亿元。全市6个项目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7个旅游项目列入全省百强旅游项目名单。

  德百旅游小镇项目以国家4A级景区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为辐射圈,同时紧邻德百温泉度假村,推动形成旅游项目集群。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是两千多年前的老黄河遗迹,森林覆盖率达61.8%,其中以古桑椹树资源最为独特,被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椹果之乡”,“夏津椹果”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德百旅游小镇总投资32亿元,规划面积73公顷,以齐鲁民俗休闲体验为契入点,将传统民俗、历史人文以及生态资源有机融合,集中展示齐鲁会盟的历史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桑文化,打造京津冀鲁周边最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结合当地桑椹树资源及地形地貌,兼具吃、住、娱、赏、购等多功能,建有齐鲁印象体验地、主题文化园、亲子园、文体康乐园等七大板块,集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商旅服务、产业加工于一体,窄巷子美食街、桑椹文化街、民俗体验街、异域民宿区,以及300年古建筑将军府、卯榫木制多宝楼、杂技大世界等特色明显。项目建成后,已累计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近50万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发展旅游+演艺模式,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拓展“旅游+演艺”模式,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德州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质朴粗犷、柔中有刚著称,突出“惊、险、奇、美、新”的鲜明特色,并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市杂技团创团60周年,始终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艺术道路,近年来相继推出大型杂技主题晚会《千里云月》、原创田园诗剧《家乡》以及纪念菲律宾古苏鲁国王华访问600周年主题杂技情景剧《运河流芳》等优秀剧目,培养了诸多优秀杂技人才,荣获国际、国家、省、市各类杂技大小奖项70余个。先后受文化部的派遣以及外商的邀请,多次到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演出,为弘扬中国传统的杂技艺术,促进德州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保护传承弘扬“德州杂技”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产业和杂技演艺强强联合,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协调市杂技团进驻德百旅游小镇,创建“德州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景点。通过实施理念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等措施,德州市深化拓展“旅游+演艺”模式,实现文化旅游深度对接、融合发展。

  一是推进理念融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德州市把理念观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从思想深处、从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牢固树立“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德百旅游小镇的产业化、规模化优势,创新整合德州市杂技团优质文化资源,推动院团和企业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强强联合,进一步丰富杂技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和供给渠道,着力打造新文化演艺平台,带动杂技文化发展,繁荣文化演艺市场,不断提升旅游内涵和文化品味,丰富旅游业态,拓展双方发展空间,开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基础。

  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德州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形成新增长点。德州以打造“商、旅、文”三者有机融合生态旅游产业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德州地域特色,加大对杂技资源的挖掘梳理和创作力度。2017年底,德州市杂技团创作推出具有德州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杂技剧《运河流芳》,剧目在德百旅游小镇园区内每天上午和下午集中开展2场演出。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美国百老汇艺术总监及上海、北京、武汉杂技院团负责人专程前来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依托旅游小镇提供的经费、住宿、训练场地等保障,德州市杂技团着力打造杂技精品《高椅》,凭借高难、惊险、唯美的艺术表演,2018年问鼎第十三届武汉·中国光谷国际杂技艺术节黄鹤金奖“第一名”,这是德州杂技首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实现德州杂技、德州文化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依托旅游小镇演出项目,形成德州市杂技团对外演出展示平台,推动杂技演艺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带动旅游小镇接待省内外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文化与旅游协同共进,整体融合发展。

  三是推进市场融合。统一有序、供给有效、富有活力的市场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德州市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充分利用德百旅游小镇的日常客流量大、辐射面广、知名度高等优势,推动杂技演出院团与德百旅游小镇对接合作,推动形成以德百旅游小镇和德州市杂技团为代表,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同时优化德百旅游小镇营商环境,促进市场监管融合,及时加强关注引导,特别是通过一体宣传、捆绑营销等推介方式,不断深挖市场潜力,扩大产业规模,实现文化旅游市场共同开发,为文化和旅游企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是推进服务融合。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发挥好综合效益,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德州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在德百旅游小镇游客聚集区创建“德州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点,以30元的惠民演出票价,统筹实施文化和旅游服务惠民项目。德州市杂技团与旅游小镇双方统筹各自资源配置,相互支持,旅游小镇为杂技演艺平台无偿提供场地硬化、水电暖三通、演职人员住宿餐饮等便利条件;德州市杂技团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演出大棚等演出设备,双方通力合作,在游客聚集区内建成容纳1800座的演艺大篷,保障每天开展不少于2场的杂技专场演出,节假日适当增加演出场次频率,将杂技文化盛宴展示给景区观众,让游客现场领略观赏德州杂技的高、难、惊、奇、美,德州杂技文化的影响力和受众面不断扩大,同时带动旅游小镇协同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

  德州杂技与旅游小镇的融合,促进了德州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院团和企业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协同发展、强强联合的双赢局面,展现出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更为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做法和现实路径。

  (一)强强联合是基础。文旅融合是依托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借助融合的创新模式,形成一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这就要求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都要具备自身的特色优势、发展实力,才能相互吸引、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德州旅游小镇项目特色强、潜力大、后劲足,德州市杂技团建团历史久、杂技精品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具备战略合作、强强联合的基础。

  (二)规范管理是前提。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人员管理,是做好文旅融合的前提条件。夏津县高度重视德百旅游小镇的建设发展,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县文化旅游部门具体负责业务指导,为文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旅游小镇为杂技人员统一提供食宿和服装,市杂技团明确领队人员,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着力提高自身修养,主动与景区融为一体、接受景区统一管理,配合旅游小镇做大做强。

  (三)经费投入是保障。实现杂技演艺和旅游产业强强联合,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经费投入。德百小镇投资160万元,积极开展地面清理,管道铺设等工作,购置中央空调32台,为演艺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市杂技团投入了大篷一座、演员数名、服装费、道具费、音乐费共150万元。从演出设施建设到演员排练演出,全面加强与旅游小镇合作,让旅游小镇认可杂技,做到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四)创造效益是动力。作为市杂技团和旅游小镇双方,只有实现好共同效益,双方的合作才具有持续性,杂技演艺和旅游产业才能融合发展。依托旅游小镇提供的经费、住宿、训练场地等保障,市杂技团创排出主题杂技剧《运河流芳》,杂技精品《高椅》获得国际杂技艺术节黄鹤金奖第一名,实现德州杂技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小镇自2017年6月开展杂技专场演出以来,观众累计达到35万人次,仅2018年开展专场演出712场,观众达23万人次,节假日人流高峰期更是场场爆满,年实现经济效益近150万元,为旅游小镇提升了人气,增加了客源,促进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五)为民利民是目的。德州杂技入驻旅游小镇,不仅凸显了旅游的文化性和体验性,也增强了旅游业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开展杂技演艺活动,让群众认同杂技的高难惊奇美,共享杂技艺术发展成果,给当地人民带来精神和文化大餐。同时杂技演出活动,进一步扩大客源流量,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当地群众通过种植桑葚、开办农家乐、采摘园、特产超市等方式,直接带动就业300多人,仅桑椹种植亩均收益达到4000—5000元,让群众享受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