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定边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按照构建大文化格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令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定边县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文化先进县”;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文化共享工程示范县”。
健全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2003年以来,定边县以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为契机,通过几年的努力,先后投资5300多万元,在城区新建了图书馆、广电综合楼、文化广场等重点工程项目和一批文体休闲广场,20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基层文化站。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办为龙头,以乡镇文体站为骨架,以城乡室内外文化活动场所为依托的公共文化设施新体系,全面发展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阵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定边县建成的图书馆年征订报刊、杂志500余种,馆藏图书4.5万册,坚持每周开馆不少于62小时,年接待读者达6万人次,外借图书达2万册;各乡镇文体站均设有娱乐室、棋牌室、阅览室、综合室;同时,还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支中心一个、乡镇基层中心23个和村级服务点100个。
努力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
“书香定边”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定边县站在推进科学发展的高度,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出发,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群众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深刻认识建设“书香定边”的重要意义,同时大力倡导全民参与读书、共建“书香定边”,培育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提高全民文化品位。定边县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打造“书香定边”的实践中,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在“书香定边”活动中,定边县按照“把握方向、注重细节、抓好落实”的工作目标,在优先选择科学发展观理论、廉政建设教材书目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投资15万元购买各类书籍6000余册,内容以历史、经济、政治、科普为主,分发到各乡镇、部门供广大干部理论学习。同时,有效利用现代图书资源,发放400多张榆林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学习卡,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定边县注重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坚持把开展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活动与相关业务培训相结合,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新村”“书香行业”等创建活动,全县6个单位获榆林书香办表彰奖励。2010年,全县共举办各类读书活动12次,营造了读书武装头脑、学习服务发展、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
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定边县委、县政府积极加大投入、因势利导,引导和鼓励群众开展各种自发性文化娱乐活动,形成了“政府搭台、群众参与”的良好文化活动氛围,使群众性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元旦、春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定边县以城区为重点,积极组织秧歌队过街表演、游九曲、焰火、灯谜闹元宵、舞狮表演、皮影说书表演等文艺演出活动。去年,定边县成功举办全县农村文艺调演,充分展示了全县28万农民的良好形象,以及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全县“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巨大变化,并有力地展示了“三边”民俗文化的魅力。
同时,该县以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打造三边文化品牌为龙头,以配合全县中心工作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推动群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近年来,其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及两届民俗赛驴大会,为全县老百姓奉献了多台精彩纷呈、有品位、有档次的文化大餐;还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第二届陕北说书大赛、“塞上名歌,唱红三边”民歌选拔赛和陕甘宁蒙毗邻市、县(旗、区)民歌邀请赛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定边采油厂年产突破百万吨庆典活动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定边的文化品位。
打造三边文化旅游品牌
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设定边县。定边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定边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故里。此外,定边县境内有秦、明古长城170多公里,是古长城遗址重点保护区。汉、回、蒙古等民族在定边和谐共处,佛教、道教、天主教文化长期并存,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地区。同时,定边具有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是307国道和太中银铁路的必经之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定边文化旅游具有四大优势:一、定边是古代盐马商道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是盐马商道的起点,秦直道的入口处,并历经多个朝代长盛不衰,素有“旱码头”之称。定边境内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至今仍是陕西境内唯一盐湖生产基地。二、定边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三边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土文化、草原文化、西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形成了三边文化融合的丰富内涵和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三、定边县是红军长征入陕第一站,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也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和三边特委驻地,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三五九旅打盐遗址保存至今,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四、定边县能够深入挖掘具有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的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需求。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定边涌现出全国劳模李守林、治沙英雄石光银等一批先进人物。定边县将这些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以开发石光银治沙公司十里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重点,精心打造绿色农业观光游,用市场化的操作使之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项目。
近年来,定边县委、县政府启动并实施了定边县旅游开发方案,提出了“弘扬三边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打造三边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定边遵循市场规律,多元化筹措资金,鼓励扶持民营经济从事文化的产业开发,并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引导,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定边文化软实力。
上一篇: 陕西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下一篇: 陕西将出台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