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陕西
陕西
西安易俗社将迎来百年华诞
发布时间:2012-02-24 08: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2-24
    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 焦雯报道:成立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今年8月将迎来百年华诞。2月22日,“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筹备座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陕西省文化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文化界专家学者以及秦腔老艺人等,为西安易俗社百年庆典建言献策,谋划“易俗百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具体实施细则。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被称为中国戏曲的“第一老字号”,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易俗社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为办社宗旨,是我国最早把戏曲训练、培养人才、文化教育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秦腔艺术团体。易俗社编写的剧目达800多本,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 
    百年来,易俗社不仅在秦腔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924年,鲁迅到西安讲学期间,多次观摩易俗社的演出,题写了“古调独弹”匾额,并捐献50元讲学金。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易俗社剧场成为张学良、杨虎城进行事变的重要场所,很好地配合了扣押蒋介石的军事行动。而在战争时期,易俗社还奔赴前线慰问抗日战士和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由政府接办。1958年,易俗社进京在国务院小礼堂演出了经典剧目《三滴血》,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座谈会上,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表示,陕西省文化厅、西安曲江管委会及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拟以易俗社百年华诞为契机,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以文化体制改革为背景,隆重举办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进一步展示文化体制改革硕果,保护和传承剧社风格流派及传统剧目,重新阐释和发扬易俗精神。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雍涛介绍了“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初步构想,包括举办百年易俗社纪念大会、秦腔发展论坛、易俗社百年来的图片展览,编辑出版纪念文集,邀请世界三大古老剧社祝贺演出,组织优秀剧目演出月,举办陕西名家书画笔会,拍摄纪录片《百年易俗社》,编辑出版易俗社剧本等系列活动。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易俗社的老艺人围绕易俗社百年庆典,就如何更好地实施系列活动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并为易俗社如何阐释弘扬新时代精神,进一步保护传承剧社风格流派及传统剧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举办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是陕西“文化强省”和“让城市更有文化,让文化更有价值”建设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