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访欧成果、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精神,7月15日至8月7日,由文化部主导、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与陕西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活动在陕西成功举办。活动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的价值理念,以加强人文交往、促进民心相通为主旨,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
落实纲要精神,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新平台。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塞尔维亚时,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举办此次夏令营活动,是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人文合作与交流深入发展的实际举措。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22名来自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拉脱维亚、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等国的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舞蹈教师、学生,与38名国内舞蹈专业优秀师生齐聚一堂、参访交流、切磋舞艺,大力弘扬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丝路文明精神,努力创建文化交往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和交流互鉴的目的,为促进多边文化合作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东西方跨文化对话交流搭建了崭新平台。
多方碰撞交流,助推中国舞蹈走出去。此次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鲜明,亮点突出。活动期间,中外师生、艺术家同行同学、同练同演,体验民风民俗,共话当代国际舞蹈文化艺术的新成就、新流派,共商中外文化合作交流共赢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活动的开展,为创编有中国“基因”、中国风格的现代舞提供思路和启发,为中国舞蹈走出去培养后备力量,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双方新生代舞者在相互认知、融合碰撞中相互启发、交流借鉴。来自马其顿的舞蹈艺术家瑞斯玛表示,来到中国,来到陕西,使她找到了更多的舞蹈灵感。
深入体验互动,感悟陕西文化独特魅力。此次夏令营活动走进陕西的关中、陕南、陕北三地,先后举行了文化艺术创作采风、专业研习、交流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营员参观学习了中华书法、戏曲表演、太极功夫、泥塑制作、皮影剪纸、马勺绘画等传统艺术,进行了广场舞研习、街头互动、实验演出、语言模仿,充分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体验了当代中国普通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学生格雷高尔在现场参观马勺脸谱和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之后大呼,“我被泥(塑)征服了!”。(来源:陕西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