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西藏
西藏
西藏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立
发布时间:2011-08-01 14: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8-01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十一五”期间,西藏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西藏已基本实现了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乡镇综合文化站数量达到149个,占全区乡镇的22%。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说:“过去的5年,是我区文化事业发展最快的5年,是我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最有效的5年,是西藏文化影响力得到最大提高的5年,是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最为丰富的5年。”

  “十一五”期间,西藏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工作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和农牧区,初步建立了区、地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为广泛传播西藏文化,增强西藏文化的影响力,西藏自治区文化部门全面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有力提升了西藏的良好形象。

  同时,为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西藏文化部门抓创新、推精品、树品牌,先后推出了京剧藏戏《文成公主》,新编藏戏《朵雄的春天》,歌舞晚会《天上西藏》、《魅力西藏》,话剧《扎西岗》、《宗山魂》等一批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展示了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有效地带动了西藏艺术创作的全面繁荣。

  此外,西藏还不断探索和创新对内外文化交流方式,全面增强西藏文化的影响力。据统计,过去的5年,西藏先后派出团组36个,在海外近100个城市开展了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2010年“西藏考古与艺术展”在日本展览期间,接待参观人数达47万人次。与此同时,5年间,西藏还累计接待了23个团组到西藏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2010年,西藏文化部门组织23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全国各类重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对外推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42个,签订产品订单12个,全年落实文化产业协议投资达7亿元左右。

  又讯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7月28日在巴西全国商会举行研讨会,应与会的当地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的要求,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普及教育和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受到与会人士高度赞赏。

  在研讨会上,代表团团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系主任苏发祥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西藏的历史、宗教、文化和60年来的发展变化,西藏社科院的人类学专家班觉博士介绍了西藏普及基础教育的情况。

  班觉说,上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之前,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和教育,只有少数上层人士和富人子女能够在私塾或寺庙接受教育,儿童入学率不到2%,95%以上的人是文盲。1951年以来,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407亿元普及基础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优惠政策。中央政府还在内地26个省市建立了西藏内地班,为西藏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目前,西藏小学入学率达到99%,9年义务教育制也于去年达到预期目标,文盲率降低至1.2%。

  次仁加布博士是西藏社科院的藏传佛教专家,他向与会者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历史、派别和特点,特别是中央政府为保护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他说,目前有50多个机构和1000多名专家从事藏学研究,完成了400多个有关西藏艺术、宗教、医学、天文等的研究项目,出版了藏族通史,对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抢救和整理,出版了60多部专著。西藏6个城市建立了艺术博物馆,每个村都有文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