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开展的全区文化工作大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日喀则地区群艺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的相关要求,面向全社会开展常态性、特色化的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免费服务活动,有效发挥了公共文化设施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显著作用,值得全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学习和借鉴。
日喀则地区群艺馆现有人员编制21人,实有干部职工18人。馆内设有舞蹈排练厅、声乐培训室、音乐培训室、器乐培训室、美术培训室等7个培训活动室和图片摄影、民族手工艺品等2个展览展示厅、1个图书阅览室,藏有各类图书期刊4万余册。
2011年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启动以来,日喀则地区群艺馆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大力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日喀则群艺馆把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作为免费开放工作的前提,准确把握免费开放的重大意义、工作原则、方法措施,制定实施了《日喀则地区群艺馆免费开放管理制度》、《日喀则地区群艺馆免费开放工作方案》、《舞蹈、音乐、声乐、器乐、培训室管理制度》、《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展览展厅管理制度》,实行了“带证上岗”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监督有效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是立足阵地,狠抓活动。该馆的舞蹈排练厅、音乐培训室、声乐培训室、器乐培训室、美术书法室、图书阅览室、图片摄影展厅、民族手工艺品展厅等9个服务窗口,每周一至周日每天免费开放8小时。并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免费开展器乐、舞蹈和绘画培训;向地区广大文艺爱好者免费开展六弦琴、扬琴、二胡、电子琴、架子鼓等器乐培训;免费开展老年健身舞,民族舞培训;免费为7个县民间艺术团及地区各单位,部队、学校提供各类艺术辅导培训,两年来培训人数达到7800人次;免费为群众提供书籍、报刊借阅服务,每年服务2000余人次;免费向社会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两年来参展观众达到3万余人次。同时,该馆牢固树立免费开放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了“春之歌、夏之舞、秋之韵、冬之火”为主题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季季有主题”,每年大型节庆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广场活动达到20余次。同时,该馆已创建1个馆办老年艺术团、1个珠峰少儿艺术团、1个民乐演奏队。
三是大力宣传、广泛发动。为进一步扩大免费开放服务宣传影响,该馆在显著位置公示了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开放时间、公众须知等内容,并充分利用日喀则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对免费开放活动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对群艺馆的关注与认知,促进更多群众走进文化设施、参与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免费开放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率。
免费开放工作的积极推进,使建成于1985年的日喀则地区群艺馆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和活力,彰显了公共文化设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来源:西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