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西藏
西藏
首届西藏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在拉萨开班
发布时间:2016-04-22 09:0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04-22

  根据文化部、教育部的总体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提高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4月18日,首届西藏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在文化部选定的首批试点高校——西藏大学顺利开班。30名来自全区各地具有一定唐卡技艺基础的学徒或从业者将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淑琼、西藏大学副校长央珍等相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由国家文化部和教育部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以提高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素质、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而启动的重大文化工程。 

  此次培训是遵循以传承人为核心的非遗保护规律,全面落实我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积极举措;是大力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西藏深厚文化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深入融合共赢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西藏不同流派唐卡艺术技法、风格相互学习借鉴的全新尝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将成为开辟新时期唐卡保护路径的重要载体,对未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普及培训班着眼于“强基础、增素养、拓眼界”,旨在提高参训唐卡传承人群的文化理论素养,博采各家流派优长,提升学习和领悟能力,发展壮大唐卡传承人群,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就业增收,进一步提高唐卡从业者收入,提高西藏唐卡保护传承水平,实现唐卡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此次培训针对西藏部分唐卡从业人员综合文化素质及设计创新能力不够高,唐卡行业发展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亟待提升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坚持模块教学、案例分析,把课程分为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交流研讨、专题讲座四个模块。在专业理论模块中安排了藏族美术史略、西藏传统雕塑、西藏当代艺术等课程;在专业技能模块中安排了唐卡与国画技法、素描技法等课程;在交流研讨模块中安排学员对传统艺术传习基地以及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西藏著名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参观和交流考察;在专题讲座模块中安排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讲堂和名家讲堂两项内容。(来源:西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