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区、地(市)、县(区)三级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和重点调查,不断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和数据库,共收集整理记录稿10万余篇、录音带1300余盒、录像视频200多盒(张)、照片4万余张,发现各级各类非遗项目1700多项。
为切实巩固普查工作成果,有效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将非遗普查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2010年,西藏自治区全面启动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和音(影)像制品的出版工作,并不断加大投入及扶持力度,截至目前,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近1400万元。各地(市)、各项目保护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项目特点,先后编撰出版《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中国藏戏史》《西藏民间歌舞概说》《藏族唐卡传承人精品作品集》《藏药材图谱大全》《拉萨舞蹈》《后藏风物志--日喀则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工布服饰》《那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藏东歌舞艺术传承集萃》《古格宣舞》等普查成果书籍近百种,拍摄制作《藏戏名人名段》《藏戏经典唱腔》《格萨尔史诗多媒体资源库》《达布阿谐》等音(影)像制品几十种。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有力地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后人传承及研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上一篇: 《西藏专业艺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
下一篇: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