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0月25日,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开幕式暨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颁牌仪式在安徽省铜陵市隆重开幕。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等全国32个城市被文化部、财政部正式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山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廖良辉代表山南市接受授牌。
山南市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历经两年时间,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一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投入资金3.73亿元,实现了市有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三馆两院一场”,12个县(区)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82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554个村有文化活动室,807个农家(寺庙)书屋,建成了市、县(区)、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设施设备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二是团队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共建设专业演出队伍17支,村级业余文艺演出队550支、卓舞队9支、藏戏队33支;两年来累计创作文艺作品240个;三是管理队伍不断壮大,全市12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下达编制122名,配备人员116人;全市8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下达编制408名,配备人员547人。两年来累计开展文化管理干部培训44批次,2000余人次;四是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强地战略的决定》等体制、机制及规范性文件21件;五是文化品牌逐步凸显。以打造“藏源文化”为目标,以“雅砻文化节”为龙头,形成了“仓央嘉措情歌文化节”、“哲古牧人节”、“达布核桃节”、“扎囊氆氇文化节”、“琼结吐蕃文化旅游节”等文化品牌。(来源:西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