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城区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作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河西区以建设学习型城区来深化和创新社区文化。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多层次教育培训
2002年7月,河西区启动了“512”市民教育工程,即在全区确定12所国办校作为12个街道的市民学校,指定12个具有教育职能的部门在每年12个月中开展公德、法制、国防、人口与计生、科普、环保、安全知识等12个主题的教育培训。同时,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居民多层次需求,开设文史知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电脑、外语、专业技能、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八类49门课程。3年来,在230个市民学校中开班17013个,参加学习培训的市民达145万人次,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4%以上。各街道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把市民教育培训与文化社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部分文化社团骨干成为市民学校的义务教师,更多的市民通过学习培训参加或组建起新的各类文化团队,在全区连续举办两届市民学校优秀教育成果展,30万人次、近5万件作品参加动态、静态展示。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河西区以老年大学为载体,以街道市民学校和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为依托,开设了声乐、戏剧、书画、剪纸、编织、摄影、烹饪、医疗保健和心理卫生等11门课程,869个班次,先后有68.6万人次的老年人参加学习,5600多人接受各专业培训后获得结业证书。马场街老年舞蹈队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不仅获得金奖,而且实现天津市舞蹈参加全国群星奖金奖零的突破;区老年大学舞蹈队部分队员今年5月随中国·天津“音乐之旅”中老年艺术团赴意大利,参加第30届卡斯特菲德罗国际音乐节大奖赛,以民族舞《老来俏》夺得中级组三等奖,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老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老年朋友都说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而且文化修养、艺术潜质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和提高。
学习型城区的建设,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得到加强。河西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建立社区共青团组织和社区少先队工作,把青少年组织扩大延伸到社区。不仅12个街成立了少先队中队,在217个社区居委会组建了红领巾小队和团支部,各街道和居委会还建立了青少年图书室、活动站、红领巾园地等校外教育活动阵地1617个;开放48处社区非营业性上网场所,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上网空间。坚持和深化“河西学子节”“小公民在行动”和“坚强孩子俱乐部”三大品牌活动,制定《河西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
搭建学习载体,创建学习型城区
针对新时期社区形态多样化、社区成员多样化、居民需求多样化的现状,河西区把创建学习型社区理念与社区管理功能结合起来,使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呈现出“街道有品牌,社区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首先,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天塔街连续6年在社区广泛开展的“邻居节”活动,倡导“以德为邻”,培育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个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教育百佳典型。
其二,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东海街针对地处城乡结合部,“两劳一少”人员相对较多的情况,把社区矫正帮教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吸纳社区“两劳一少“人员参加市民学校学习,帮助社区不良少年和“两劳”人员转变人生观,提高道德素质,掌握生活技能,巩固了社区的稳定。该街被确定为全国社区矫正试验点示范街。
其三,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对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的亲和与凝聚作用,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素质工程。近年来举办专业技能培训19项,培训班次500个,参训人员20007人次,安置就业11177人次,就业率达77.32%。为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适应城区社会生活的能力,全区还建立专项培训站点118个,培训进城务工青年3.7万余人次。马场街保洁队长范保恒被评为全国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友谊路街外来民工、保洁队长刘俊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举办的“新河西人才艺大赛”,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才能得以展示,成为河西舞台上的主角,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让河西人切实感受到河西这个新型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爱河西建河西,为河西发展做贡献的热情和干劲,以人文关怀凝聚了人气,增强了城区的亲和力。
其四,围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学习型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河西区以培育有社会责任感、生活充实、团结和谐、道德高尚的家庭为目标,引导众多家庭建立学习化生活方式,形成家庭全员学习、父母带头学习、互动创新学习的内在机制,营造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家庭读书节、家庭才艺展示、家长学校吸引了众多的家庭和市民踊跃参与,全区25万户家庭,有32280户成为成材型、科普型、艺术型、自强型、健康型等多种学习型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促进了家庭的温馨和谐,也为全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特色写出新篇章——山东建设文化强省侧记 |
下一篇: 宁波美术馆正式开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