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福州:“生死时速”救经书
发布时间:2005-10-26 10:56 来源: 编辑:汪淼
信息来源: 2005-10-26

    人民日报:暴雨、山洪、塌方……古刹经书岌岌可危;抽湿、消毒、晾干……抢救文物争分夺秒——

    前不久,福建突遭强台风袭击,暴雨、山洪、塌方……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有着千年历史的福州鼓山涌泉寺未能幸免。寺内珍藏的5000多册珍贵经书被洪水浸泡,处境岌岌可危。涌泉寺内上演了一场抢救典籍的“生死时速”之战。

    水漫古刹经书被淹 奋起抢救珍藏典籍

    10月2日晚8时许,今年第19号强台风“龙王”裹挟着狂风暴雨突袭福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造成福州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山风景名胜区81处大小塌方,多处受损。更严重的是,一股强大的山洪从山顶直扑位于山腰处的涌泉寺,寺后围墙倒塌达几十米,天王殿右侧墙被冲出一个大洞。洪水迅速涌入藏经殿,虽经僧众奋力抢救,仍有5000多册古经被洪水浸泡。

    涌泉寺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该寺文物众多,其中尤以“血经”、“陶塔”、“雕版”最为珍贵,并称“镇寺三宝”。寺内藏有古籍经书28000多册和各种著作、佛像、书法的雕版11300多块,相当一部分是孤品。

    寺院进水、经书遇险的消息,引起了福州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第二天,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机关、福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鼓山管理处、鼓涌派出所等部门的100多名工作人员迅速赶来,与僧众一起抢救文物。10月11日,国家档案局有关专家也赶到涌泉寺,对经书的抢救进行指导。

    不能烘烤干燥困难 抢救经书遭遇难题

    面对5000多册被淹经书,最让人关注和头疼的就是如何抢救。记者在涌泉寺弘法楼讲法厅看到,近20台抽湿机正在不停运转。在一处密闭房间里,工作人员正小心地用塑料片揭开粘连的书页,再夹进宣纸,吸收经书中的水分。

    有人建议使用冷冻干燥法,但国家档案局有关专家对此予以否定,理由是经书所用宣纸的制作工艺与现代纸张不同,冷冻干燥法若用于宣纸特别是历时数百年的经书,将导致经书被完全毁坏。专家肯定了寺方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宣纸吸水、机器抽湿等,但否定了采用紫外线杀菌以及用手巾擦去霉点的做法,建议用棉签蘸上酒精擦去霉点。另外,要把经书放置于四面通风的架子上晾干。

    “用宣纸吸水是传统方法,很有效,但这种方法费工、费时。目前,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处理一本经书。”涌泉寺印空法师告诉记者。由于进展缓慢,目前经书的抢救工作仍完成不到一半。

    资金紧张设施短缺 八方援助抢救工作

    如何在突发自然灾害时保护好珍贵文物,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洪灾越发凸显,发人深思。

    “应该说,涌泉寺在防火、防盗、防潮、防蛀等方面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此次洪水确实让人始料未及。”国家档案局有关专家在实地查看了藏经殿之后,认为择地另建藏经之所才是治本之策。“藏经殿过于潮湿,最好能够择地另建,并配上现代化的设备,保证经卷能在恒温的环境中得以保存。”

    经书被毁事件发生后,国家档案局、国家文物局的相关专家当即赶至福州现场指导抢救工作。福建省档案局也将10余台抽湿机紧急运至涌泉寺。另外,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建省政府已先期下拨5万元抢救资金,省内各宗教场所募捐的数十万元资金逐步到位,全国各地的信众也积极参与捐款,缺口资金有望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目前,经书的抢救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除被洪水冲走的经卷外,已抢救的经书没有再发生任何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