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的清代造林碑
10月25日,两块清代造林护林碑在青岛莱西大沽河岸堤被人发现。据悉,这是莱西市首次发现古代造林护林碑。
25日,莱西市大沽河附近院上镇大里村的村民整理河道时,偶然发现一截石碑,上面刻有文字。当天上午,莱西市文物管理所专家张子健带领文化普查小组同事赶到现场。经现场勘察,发现这只是一截双面碑文,从文字上大体看出这是清朝的造林碑文。25日,张子健告诉记者,当时他觉得附近可能还有其他的碑文,于是他与5名同事分头寻找,在半径为1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搜寻,终于发现了另外两截碑文,三截拼起来为造林碑,不久他们又在武备镇武备五村发现了一块护林碑文。
造林护林碑青岛莱西市首现
张子健告诉记者,造林碑和护林碑同等尺寸,碑高 121厘米,宽45厘米,厚12厘米,系用花岗岩刻制而成,质地坚硬,表面平整,棱角分明,通体呈奶油色。
记者看到,造林碑上刻着造林人数,其中嘉庆四年栽树人40名,道光年间栽树人23名,共计63人。张子健欣喜地说,武备五村护林碑记上有护树规矩,对于破坏树木的行为有相应的处罚规定。
两块碑有四大意义
张子健还表示,这样的造林护林碑实属罕见,在青岛地区史志上还没有记载和记录。
经过多方考证,文物专家们对发现的造林护林碑做了总结,认为有四大重要意义:一、村民自发成立护林造林组织,说明人们意识到只有发动群体之力,才能有效防止河沙危害;二、崇尚造林护树,通过刻制碑文颂扬植树造林荫及子孙的意义;三发扬大众力量改造环境;四推行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通过竖碑进行褒扬,而对于毁林毁草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整理河道发现文物
上一篇: 汕头"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美术作品展开幕 |
下一篇: 洛阳抢救发掘东周贵族墓 车马铜鼎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