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陈双虎 张政明):10月20日至21日,“2005中国·嘉兴江南文化节—— 江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论坛”在浙江嘉兴举行。来自江浙沪的60余位民族民间文化专家、学者及论文作者汇聚嘉兴,围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这一论题举行深入的、多方位的探讨和交流,共商长三角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大计,研究探索江南特色长三角民族民间文化圈及其合作与发展机制的构建,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本次论坛自8月初向江浙沪三地征稿,在短短的近两个月时间里,共收到应征稿55篇,经省、市专家组成的论坛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的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优秀奖25篇。其中,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专题课题组撰写的《关于发展上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思考》和浙江省嘉善县文化馆研究馆员金天麟撰写的《浅谈民间文化艺术保护长效机制的设立——以汾湖文化圈田(山)歌的保护为例》两篇论文荣获一等奖。应邀到会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主题演讲。冯骥才自本世纪初以来热情呼吁,并亲自组织推动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他的精彩演讲大受欢迎,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嘉兴本地的论文入选作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的论文。他们中不乏长年奋斗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线的民间文化、群众文化工作者,既有田野作业的真切感受,又有理论上的深入思考,他们的交流和研讨,为正在各地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健康而深入地进行,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有分析、有建树的理论见解。
上一篇: 浙江省第六届音乐舞蹈节决赛开锣 |
下一篇: 修水举办系列活动 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