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人文关怀是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核心
发布时间:2005-11-17 13:05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11-17

4平方公里的小小自然村集聚了2000多名画家、画工,占领了世界油画市场60%的份额。深圳大芬村成为去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的最大“亮点”,也受到了中央及文化部领导的关注。日前,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考察广东期间又一次来到了大芬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他饶有兴致地从“大芬现象”谈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种文化现象。

艺术与市场的对接 才华与财富的转换

记者在大芬村发现,在流水线上的油画创作和画工的临摹制作之外,如今又增加了许多原创的元素。在大芬村的街头小巷里,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甚至画家聚集在一起进行创作,还有一些著名的美术单位来为他们出谋划策,不少著名的画家已经把他们的工作室搬到这里来,而且有的已经落户了,他们的艺术灵感在相互交流和相互碰撞中闪现耀眼的火花。

对于大芬村文化品位的提升,孙家正表示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是一个既能够实现美术的创作,又能够实现美术作品价值的地方,正如那里的两句口号,“艺术与市场的对接,才华与财富的转换”。

记者看到,普通市民甚至是周边的村民,在闲暇之余,来到大芬村转一转,花上几十元、上百元就可以买两幅自己喜欢的油画回家。对此,很多人认为大芬村油画的批量生产是代表了艺术的媚俗。而孙家正不这么看,他说,“大芬村是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对此尚有争论,这是很正常的。它出现以后在其发展进程中总是由低到高、从无序到有序地发展。现在看来大芬村也不光是画工去批量生产这样一种形式,而是原创作品的拍卖和出售占的分量和比例越来越大了。我认为没有绝对的俗雅之分,如果把油画这种作品仅仅束缚在少数人的欣赏和议论范围之内,这不是我们文化的方针。艺术作品走出画室,走出书斋,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这是好现象。艺术的普及,通过市场使之更加有魅力。它的意义还不在于能赚多少钱,而是通过市场机制这个办法普及美育,体现美术作品的价值,受众在文化消费当中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两轨并进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繁荣

“文化产业”这个概念,中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而在美国,文化产业是他们的第一大产业,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产业怎么跟包括美国在内的外来文化抗衡?

孙家正说,这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文化产业在中国还是个很幼稚的产业,从现在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将会加快自己的步伐。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应是两轨并进。第一条轨道是我们政府加大对文化的投入,要面向大众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面向大众发展公益文化事业。这个有很多举措,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免费开放,首先已做到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以后可能会不断地扩大免费开放的范围,直至免费向全体公民开放。第二条轨道是经营性的文化产品服务,一定要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杠杆,促进文化发展。

“对于文化产业我始终认为,文化产业首先是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不是单纯的赚钱的行业,文化无论产业怎么发展,利润怎么巨大,首先它的使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社会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也是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正在蓬勃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人文关怀是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核心

“中法文化年”的如火如荼,让人们的目光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些人认为,文化就是办几场展览、出几本专著、开几场音乐会等,更多的人在问,文化的核心或本质到底是什么?

孙家正说,文化最主要的就是人文关怀,文化始终要把关怀人民的命运,关怀人类的未来放在一个非常核心的地位,目前来说就是要关怀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的提高,要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关心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文化在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具有能动的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目前文化市场的良莠不齐正为很多人担忧,尤其是一些教育工作者。一些充满了色情或暴力的口袋书和DVD可以很容易落入未成年人手中,且屡禁不止。

孙家正认为,在加强文化法制监管的同时,应在“以文化人”进程中从三方面发展文化:“我认为文化可分为三种形态:一种是物态文化,就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包括我们盖的楼房、建造的城市、生产的产品,实际上都是文化思想和文化趣味的体现。第二种文化是精神产品,就是说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书刊、电影、电视这些精神产品。第三种是方式文化,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交往的方式……因此我们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就是要全面体现这种文化的功能:物态文化就是物质产品,其品格、质量就是一个民族内心精神状态的反映。”

“如果一个地区假冒伪劣盛行,我们很难说这个地方的文化是好的,因为当我们的文化把对他人的关爱、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完美的态度体现出来,必定会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精神文化更是这样,像一些文艺作品为什么会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本身就因为创作人的内心不健康,如果充满爱心、善良、热爱未来,就不会有那样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方式文化,一个人以怎样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和人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国家,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别人相处,这都毫无例外地反映出了他的文化品格。因此我们在看待文化、发展文化的时候,要看物质文化的生产,要看精神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更要看每个人都毫无例外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