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博物馆寻踪
发布时间:2005-05-27 10:19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05-27

    博物馆溯源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神庙”(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9位女神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 
    第一个有迹可查的博物馆是在公元前3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的宫殿里建立起的“缪斯庙”。在公元5世纪时被毁于战乱。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在18世纪,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的将近8万件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 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
    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今年第22个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无论前人们曾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通常难以永生。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
    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是由清代状元张謇一手创立,到今年已经整整100年了。
    1894年,41岁的张謇中了状元。而就在1895年,张謇金榜题名的第二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极大地刺激了这位清末状元,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毋论矣”的悲愤与忧虑。张謇决定开始自己的实业救国之路。他创办了以大生纱厂为代表的一系列近代工厂,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在创办实业的同时,张謇也致力于教育:开办师范学校、商业与医学等专业学校。他强调学生应到自然中去学习。为了便于学校师生“观摩研究”,张謇决定筹办一所博物馆。1905年1月14日,“南通博物苑”破土动工。从那一天起,中国的博物馆开始了百年之旅。南通博物苑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
    1906年1月3日,张謇又将兴建中的公共植物园规划为博物苑,占地23300平方米,后扩大为71800平方米,建立了中馆、南馆、北楼和东楼。苑内有4个陈列馆,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文物与标本。中馆为三开间中式平房,上部加盖一间二层尖顶小楼。南馆平面凸字形,为一座西式二层楼房。北楼为五开间二层中式楼房。东楼为一座中式楼房。苑内种植树木花草,饲养鸟兽,并有亭榭、假山、荷池等园林建筑。1912年改称南通博物苑。
   

    从国立博物馆到国家博物馆
    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字记载和实物记载都没有断层的文明古国。尽管中国人早就有收藏整理古物的传统,却从来没有一个国立公共博物馆。
    1911年,一个历史性转折,这一年只有6岁的溥仪害怕地看着一道道大门的关闭,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重视科学民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终于光顾了这个古老的国度。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中国诞生了。
    1912年6月,当时中国的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筹建国立历史博物馆。7月9日,中国第一座国立历史博物馆的筹备处正式成立。
    然而风雨飘摇的乱世,它能否有生存的空间?不久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登基称帝,刚萌芽的新民主主义曙光瞬间黯淡了。博物馆筹建工作停了下来。
    直到1917年段琪瑞政府上台,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再次启动,并且把国立博物馆的地址定在了故宫午门至端门一带。中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建在了过去皇宫的正门。
    转眼到了1926年,历博的馆藏已经到了21万件,太平天国玉玺、明代针灸铜人等国宝都在这几年间被历史博物馆收藏。历史博物馆终于准备开馆了。
    但是开馆日期临近,经费却一直没有着落。历博再次面临艰难窘境。文化的发展首先要求社会稳定,国力强盛,饥民遍地的国家哪有博物馆的一席之地。最后在一位实业家洪业先生的捐助下,1926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历时14年的筹备,几度沉浮的历博得以如期开馆。那一天盛况空前。中国百姓对第一座国立博物馆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管了包括历史博物馆在内的旧中国留下的25家博物馆。1958年,人民政府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前建立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1959年,新馆名列当时北京的十大建筑。
    由周恩来总理亲自负责的“中国通史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推出。从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玉器,到商代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色彩斑斓的唐三彩……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汇成了中华文明的浩瀚银河。
    2003年2月28日,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如今,投资18亿元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经开始实施。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以崭新的姿态对外开放,成为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兼备的世界一流的国家博物馆。
   

    世界五大博物馆
    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也就是所谓的大英博物馆,俄国的埃米塔什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从文物、展品的规模来看,四大博物馆的收藏品都是世界性的,它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民族或者是某一个国家,但故宫博物院跟那几个博物馆的最大差别就是它基本上是中国文物。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巴黎是一座善于保留记忆的城市。在以1845年建起的巴黎城墙为界的旧城内,人们感受的是历史的厚重。这片被巴黎市政府划定的“中世纪城市博物馆”区域中,最引人瞩目的也许就是卢浮宫了。卢浮宫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同时她曲折复杂的历史与巴黎以至法国的历史错综地交织在一起,也成为了法国近千年历史最真切的见证。
    公元1190年至1204年间,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法王菲利普二世为了加强防卫,在塞纳河边一座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哥特式的壮观城堡。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同时也存放他的狗和战俘。当时这座城堡就被称为卢浮。从13世纪到19世纪,法国的国王和皇帝都先后把卢浮宫作为自己的宫殿,每位君王都按照自己的品味对这座宫殿加以改造。卢浮宫作为博物馆的历史已经超过了200年,1981年,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使卢浮宫前面的广场充满现代气息,是卢浮宫的入口。
    如今卢浮宫的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到40万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以及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古埃及馆是卢浮宫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它是由佛朗西斯·商博良创建的,正是商博良破译了埃及古文字,从而兴起了一门新学科——埃及学,卢浮宫的埃及馆面积达4120平方米,按照商博良1827年建馆时的想法,将展品按主题进行了分类。卢浮宫的展品跨度从公元前4000年直到公元9世纪的基督教时代,包括了古埃及的各种文明,人们可以按主题,或按照时间的顺序参观这些稀世珍宝。
   

    伦敦大英博物馆
    位于伦敦鲁塞尔大街的大英博物馆,其辉煌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300年前英国乔治二世国王的医生——汉斯·斯隆爵士,斯隆爵士酷爱古玩,去世前,他将自己毕生搜集的藏品交给国家收藏,在他逝世6年后,也就是1759年,大英博物馆在蒙塔古大楼正式开放。
    今天的大英博物馆囊括近700万件珍贵藏品,总价值不低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全部国民财富。18世纪开始,英国的考古学家们跟随英帝国殖民者的军队,四处搜寻甚至强力掠夺世界各地重要的人类文化历史遗迹,大英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了极大的飞跃。
    作为全世界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外形和布局为后来者竞相效仿,但在展品的丰富程度上能与之相抗衡的博物馆却屈指可数。
    今天的大英博物馆有100多个展室,稀世之宝数不胜数。由于藏品太多,展览总在不停地变换,偶尔一去的参观者能看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为了便于参观者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展品,大英博物馆提供了非常科学的电脑查询系统。精选出来的5000多件展品每件都带有简介,并附带可以放大后做细节分析的高清晰度图片。大量的网页链接、地图和背景资料可以帮助游客计划参观行程。
   

    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
    1917年11月7日,伴随着巡洋舰“阿芙乐尔”的炮声,布尔什维克向临时政府所在的冬宫发起了进攻,这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俄国十月革命。这场革命不但改变了俄国的历史,也改写了冬宫的命运。这座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修建的俄国皇宫,象征着沙皇的威严与权力,同时也收藏了无数珍宝和艺术品。1922年,苏维埃政府在冬宫成立了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将收集来的荷兰画家伦勃朗等人的250幅绘画作品存放在冬宫内的埃尔米塔什厅,并命名其为“奇珍楼”,这也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辉煌绚烂的开始。
    走进埃尔米塔什,很多人都会感到眼花缭乱,这是因为馆内不仅收藏了大量的艺术珍品,而且埃尔米塔什本身就是一座辉煌的艺术品,著名的孔雀石厅,里面的立柱、壁炉、装饰都是由孔雀石制成,整座大厅用了整整两吨的乌拉尔孔雀石。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纽约,一座充满了五光十色的诱惑与梦想的城市。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座城市的中心是位于曼哈顿岛上的华尔街,这里聚集着世界上的大部分财富,但是就在离华尔街不远的第五大道附近,有一段闻名遐迩的博物馆街,如果拿它和华尔街相比,那里的财富恐怕更难于计算,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成立于1870年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号称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占地8公顷,馆中收藏了300多万件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内容几乎涵盖了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科学和宗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完整的公元前15年的埃及神殿,它的总重量为800吨,据说拆的时候为了确保原貌,还给每块砖上都打了标号。
    博物馆内还收藏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文物和艺术品,特别是一些佛像和壁画。
   

    北京故宫博物院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军命令北京警卫司令鹿钟麟率部进宫,驱赶溥仪。下午4时10分,溥仪及其后妃亲属从神武门离开故宫。
    第二年的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开放当天故宫博物院的参观门票是1块大洋,那时民间有俗语四个大洋一头牛。尽管这样,那一天北平市内万人空巷,人们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文物南迁。在确定的南迁文物中图书档案类5188箱,其中包括四库全书、清室密档,以及重要的国书、皇帝的起居录等重要文物;书画类128箱,8852件;青铜器50箱;瓷器的数量最大,共有1746箱,27870件;还有大量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些都是故宫博物院的院藏珍品。
    1933天2月5日晚上故宫文物开始起运,6月2日首批南迁文物离开北平,故宫国宝从此踏上了万里漂泊之路。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中,整个文物南迁分行三路,历时将近10年,行程万余里。
    南京朝天宫的宫墙外有一座三层楼的建筑,这就是当年故宫博物院建造的南京库房,故宫文物运到南京后就存放在这里。这里现在仍然存放着2000多箱南迁文物。
    1949年1月国民党政府将存于南京的故宫文物精选出2972箱运往台湾。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成立,它的馆藏几乎全部来源于故宫的南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