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蹈、音乐会、艺术节到展览,中法艺术家几乎都是同时登场亮相。接踵而至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的艺术展览,是“法国五月”的重头戏,香港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展览馆,一时成为座座艺术宝库。展馆布展豪华,却不取分文入场费,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艺术空间,这在香港的展史上并不多见。
香港大学美术馆日前举办了以探讨东西方文化为题的“写意水墨画展”,为中法两国画家的作品开辟了一个展示空间。艺术界人士说,中法画家联袂参展,此举在中法艺术交流史上并不多见,这不单是两国艺术家相互学习交流的契机,更为香港市民带来了新视野。
记者注意到,参展的中法艺术家深受对方文化的影响,作品中都有对方文化的烙印。中国画家将中国书法和西方绘画组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现代派艺术,表现着东方和西方的同和不同。而法国画家查理.·尚德洛则干脆于1997年移居中国,他的“中国情节”全部融进了80多幅描摹北京市井和故宫的水墨画中,令人耳目一新。“法国五月精神”活动,向香港市民奉献的是10部法国导演在亚洲拍摄的电影。法国小提琴家帕帕费拉米,联手香港小交响乐团,把观众带入欧洲19世纪音乐沙龙。为了庆贺持续30天的“法国五月”,法国人把“最后的精彩”留在了6月1日的香港贝澳沙滩,主题是法国歌舞、美酒、佳肴。
东西文化的糅合,高雅而不抽象,把万般诗书沉淀为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也正是法国驻港总领馆举办此届五月节的宗旨。在港工作的法国人伊夫说:“东西方文化的联合,让我在中国真实体验到一种健康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能鼓励人们真实地生活,自由地表达生命。”此间人士认为,法国文化年更多致力于让中法两国人民在和谐艺术空间下共同分享和参与。香港《南华早报》最近也把大块版面留给了“法国五月”。据了解,法国的各大报刊对此活动的报道也空前热烈,称其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
上一篇: “相约北京”最后演出 一场儿童音乐会别开生面 |
下一篇: “孩子画笔下的童话”展示儿童与童话的心灵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