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开幕的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成暨国际学术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在全国起到了榜样作用。”
1995年,中国和挪威合作建成了中国首个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1997年,中国与挪威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在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群。目前,中挪已经共同在贵州成功建立了梭戛、镇山村、堂安和龙里四座生态博物馆。
这四座博物馆分别用以保存苗族、布依族、侗族和在当地占人口少数的古老汉族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与属于静态的特定建筑的传统博物馆相比,突出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依托梭戛苗族社区建立的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六枝特区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这里居住着一支以长角为头饰的苗族。
在梭戛,4900多苗族同胞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向游客展示自己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放,许多当地人已经认识到让适龄儿童走进课堂的必要性。他们在学习现代知识的同时,并没有丢弃传统的歌舞、工艺等民族特色文化。
近年来,在我国广西、内蒙古和云南等少数民族遗产异常丰富的省区,不同形态的生态博物馆纷纷建立起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张文彬说:“中国和挪威合作在贵州创建生态博物馆取得的经验,正在向中国西部地区推广、延伸。”
上一篇: 上海征集“革命回忆录”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
下一篇: 广州:互动式儿童博物馆告别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