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可考资料记载,中国古籍图书达十余万种,然而长久以来,在中国古籍研究领域,由于计算机采用二字节编码技术,令诸多生僻字、古字无法在计算机平台上显示和录入编辑,从而使大量古籍无法实现真正数字化,阻滞了汉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目前这种状况正得到改观。据社科文献出版社介绍,采用四字节处理技术的《说文解字》数据库将可解决七万余汉字的录入、编辑及全文件查询管理等问题。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过去由于存在大量生僻字而无法正常出版的古籍图书将重获出版生命,而长久以来古汉字无法进行编辑的“坚冰”亦将被打破。
据悉,《说文解字》图书及数据库采用的四字节处理技术已申请专利,出版方同时透露,同类的字书类图书及数据库——《康熙字典》的出版准备已接近尾声。有关文史专家认为,《说文解字》数据库的发布将成为契机,中国古籍研究工作将由此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来源:中新社)
上一篇: 南水北调中线550处工程文物保护点确定 |
下一篇: 文化部团委举办“表演艺术欣赏与实践”系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