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孙东民 唐宁 曹鹏程):6月6日上午11时20分,来自日本群马县高崎市的中岛启介先生,幸运地成为正在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开馆以来的第200万名观众。
40岁的中岛先生,是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职员。当得知自己幸运地成为中国馆的第200万名观众时,他感到非常高兴。中国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中国文化和风光非常吸引人,我希望找机会去中国。”
爱知世博会开幕以来,中国馆一直是观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随着中国馆声名鹊起,又不断推出精彩纷呈的活动,观众参观中国馆的热度不断升温。截至6月6日,中国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近3万人次,约占世博会总接待人次的1/3,居各国家馆之首,成为爱知世博会最受欢迎的国家馆之一。
中国馆设计“天人合一”
从东京往南300多公里,乘坐新干线只需两个多小时,便来到了日本第四大城市名古屋。爱知世博会的主会场就坐落在名古屋市东郊长久手町山峦起伏的绿色中。
在面积175公顷的世博园里,100多座展览馆中,惟有中国馆装饰着十二生肖图的红色外墙,极具民族特色,在青山绿树衬托下,最为醒目。走进中国馆,第一印象就是宽敞和幽深。在喧闹的世博园里,静静地像一汪泉水。大厅中央是应用中国传统宣纸制造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技术而形成的生命之树主造型。
双螺旋步道像一座时光隧道,带领观众走过长74米、高9米的巨型华夏文明之旅多媒体浮雕墙。巨型浮雕墙上的兵马俑、编钟、百家姓、指南针等带着历史印记的展示,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尽情享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亮相的还有8件商、汉、唐朝的国宝级文物。而浮雕墙内置的11面大幅电视屏幕,可让观众全面了解中国的13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城市。
中国馆还陆续组织13个“省市周”活动,举办谭盾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向观众展现中华文明,传递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华文化最动人”
世博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招商展览会,它是世界各国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的大舞台。各种文化思想在这里交汇撞击,一展风采。
今年爱知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智慧”,而中国馆以古老而极具生命力的“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恰好对此作了准确而深刻的阐述,拨动了许许多多参观者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
中国馆馆长孙钢先生告诉我们,中国馆自从开馆以来深受日本观众的喜爱,他们经常一家人扶老携幼前来参观。丰田市秋叶町语言交流会的井奥隆子参观后,非常激动,她说,她被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进步,深深地感动了!不仅如此,许多日本参观者还在生命之树的巨大叶脉上挂起一条条彩带,并在彩带上留下寄语和祝福,祝愿中日友好,祈求和平。
中国馆每日3万左右的参观者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在日本生活和工作的华侨华人。来世博会参观,中国馆往往是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在日本生活了10年的庞丽芳女士带着全家来到中国馆。她说:“中国馆很好地体现了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风范。看后感到非常自豪!”
来世博会中国馆参观的不仅仅是日本人和华侨华人,而且有很多金发碧眼的西方游客,他们同样被中华文化所打动。
皮埃尔·德隆夫妇来自法国,皮埃尔先生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吸引了整个世界,对中国非常好奇,因此今天来到世博园第一个就选择了中国馆。
美国人布里安,还没来得及去看美国馆就先到中国馆来了。他说,在中国馆最大的感觉是安静、祥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让人觉得平和与放松。
除了普通参观者,中国馆先后接待了20多批国内外贵宾代表团,其中包括新西兰总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阿塞拜疆副总理等各国政界和经济界高层人士。嘉宾们对中国馆的展出给予了高度评价。爱知世博会协会副事务总长井奥博之称赞中国馆是本次世博会“最下功夫、最用心、也最有品位的外国馆”。
上一篇: 评弹曲曲忆陈云 |
下一篇: 中国在乌克兰举办青铜艺术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