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书信实际是一种心灵的表露,通过自己的书写,可以非常直接地表达我们的情感,所以当读信的时候,实际上读的是来信者的心。
白发苍苍的龚贵焘、耿凤珍夫妇俩再一次看到40年前父亲写给他们的新婚贺信不禁感慨万分,1958年,新婚的龚贵焘夫妇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而无法回家,而他们父亲则特意用红纸写了一封深情的回信。
家书仿佛让二位老人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刘国强先生和海峡对岸的叔叔刘振海之间的通信则更让人感受到了两岸同胞骨肉离别,渴望统一的迫切心情。
家书捐赠人刘国强(读信):多年来,月圆月缺,花开花谢,不管是清晨黄昏,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故乡的一砖一瓦及童年的点点滴滴。
六十多封往来于海峡两岸的书信,字里行间都在诉说着游子盼望早日回到母亲怀抱的思乡之情。而这次活动收集到的8000多封来信,几乎每一封都为人们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现在家书的征集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着。
上一篇: 万名观众参与法国现代音乐会开幕式 |
下一篇: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