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文化部发出四道“金牌令”重拳整治全国音像市场
发布时间:2005-07-04 10:28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07-04
    “加强对音像出版发行单位的监管,打击品牌化、成系列的违法音像制品,开展全国文化市场督查行动,开展音像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我们发出了四道‘金牌令’重拳整治全国音像市场。”中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司音像电影处处长陈通说。

    2005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文化部在全国开展文化市场夏季督查行动,重点整治网吧和音像市场。18日在广东的启动仪式上,陈通表示,此次行动是中国整治音像市场发出的四道“金牌令”之一。

    从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以盗版DVD压缩碟的集中上市为引子,中国音像市场遭遇了一股寒流,整个音像业陷入困境。直接表现为电视剧、电影音像制品的发行量大幅度下降,音像节目投资大幅度萎缩以及走私盗版进一步猖獗。

    在这种困境下,中国部分音像发行单位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擅自更改包装彩封、节目发行名称欺骗消费者,甚至以情色、暴力、庸俗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对此,2005年6月1日,文化部下发了有关文件,重点打击出版发行单位违法违规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行为,在全国范围内,以福建省文艺音像出版社等名义出版发行的一批违法音像制品被查缴。

    在部分音像发行单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市场上出现的大量品牌化、成系列违法音像制品也引起了中国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文化部同时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成系列违法音像制品的通知,查缴了“金芦”、“天龙映画”等包含数十个甚至几百个电影节目的一批成系列违法音像制品。

    音像发行单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盗版系列化、品牌化,盗版DVD压缩碟危害电影、电视剧发行,种种问题给中国音像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中国音像业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萎缩。

    “我们面临的是盗版和新技术的双重挤压。”陈通说,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正版和盗版唱片发行量还不到一千万张,但其中三首歌的互联网下载已经达到一亿次,这说明中国音像业的规模并没有萎缩,而是进一步扩张了,只是原来应该流入音像制品发行商口袋的资金流入到新的分销商手中。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当前音像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中国音像业良性、健康发展就显得迫在眉睫。2005年6月中旬,文化部又连续发出两道“金牌令”,对音像市场进行严厉的整治。

    6月中旬至9月中旬,文化部在全国开展文化市场夏季督查行动。6月至8月,文化部会同全国扫黄办、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等部门,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音像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两项行动将继续严厉打击盗版DVD压缩碟、违法进口音像制品及品牌化、成系列的违法音像制品。

    此外,针对目前音像制品出版发行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文化部还发出了四项禁止和两项不准的禁令:禁止未经批准,擅自出版发行进口音像节目;禁止套版套号,假冒国家批准文号,出版发行内容未经审定的音像节目;禁止一版多卖,一个节目授权多家单位发行;禁止擅自更改已经审定的音像制品包装彩封及节目名称;不准音像制品包装色情化、庸俗化;不准出版发行授权过期的音像节目。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表示,中国正以铁的手腕整治音像市场,各项整治行动的最后结果将体现在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处罚上,坚决要把违法犯罪分子送上法庭。

    

    此前,中国大力开展音像市场整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4年全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全年共出动文化市场执法人员367万多人次,查缴各类违法音像制品1.54亿张,非法书刊1045万多册。今年一季度,全国文化市场稽查部门检查音像单位15.4万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852万张(盘),继续保持了对侵权盗版的高压打击态势。

    (来源:新华网/记者 赖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