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天津蓟县发现二十七处旧石器地点 消灭了我国旧石器考古最后一处省区空白
发布时间:2005-07-06 11:07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07-06
    3~5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中心在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覆盖蓟县下营镇、孙各庄满族自治乡、罗庄子乡、官庄镇、邦均镇、城关镇等6个乡镇,采集到各类石制品1000余件。

    这些旧石器地点绝大多数属于山前台地、河流的二级阶地,只发现官庄野沟一处地点位于相对孤立的小山丘上。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地点地表以下含有砾石层,在砾石层下部分布有厚度不等的黄土层,也有少数地点地表以下单纯为黄土堆积。石制品有地表采集的,也有砾石层和黄土层中出土的。采集到的石制品原料以燧石为主,也有少量用石英、石英砂岩等原料加工而成,但在官庄野沟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几乎都是石英质料。这些石制品人工痕迹清楚,类型丰富。工具以数量较多的各种类型刮削器为主,还见有尖状器、钻器、砍砸器及石核、石片、残片、断块、碎屑等,在一些地点还发现有少数细石器石核和若干不典型的细石叶,表明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多样性。从石器加工技术来看,除细石器以外,其余几乎都是直接打制的;修理方式主要有向背面加工、向正面加工、错向加工、复向加工、交互加工等技法。此外,还发现有少量用砸击法加工的石器。

    目前根据采集到的石制品标本及其出土地点的地貌特征初步推断,这些石制品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10万年,属于中国北方小石器传统。这次调查还发现了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的地点,为探讨新、旧石器时代的过渡提供了重要线索。

    蓟县旧石器地点及人工制品的发现,是半个世纪以来天津考古的重大发现,不仅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的空白,而且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历史提前到距今1万年以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旧石器考古专家认为蓟县这次旧石器考古调查,方法科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器考古空白区,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要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