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29位茅盾奖得主“聚会”第6届茅盾文学奖颁奖
发布时间:2005-07-20 15:43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07-20
    北京娱乐信报(记者李冰):王安忆写在简陋的笔记本上的《长恨歌》手稿,阿来《尘埃落定》的25集电视剧DVD,刘斯奋写《白门柳》时亲笔为名妓柳如是画的像……从今天开始,名为《走近茅盾文学奖》的大型回顾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免费开放。

    茅盾文学奖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如今已评至第六届,最早是由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每4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茅盾文学奖已评出六届,累计评出29部长篇小说。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说,“茅盾文学奖为推动长篇小说的创作与繁荣,居功至伟。摘取茅盾文学奖的桂冠,无疑是一个作家的崇高荣誉,但也意味着作品面临着极大考验——经过岁月的磨洗,给历史和人民留下记忆的作品,才能赢得真正的桂冠。”

    本次展览由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展期至8月5日。

    记者在展厅看到,以往只在幕后默默创作的作家们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张洁、凌力、刘白羽、霍达、李国文、陈忠实、张平、阿来、熊召政、萧克、魏巍等29位作家的生平资料与他们的手稿和获奖作品一起,陈列一堂,其中张洁凭《沉重的翅膀》、《无字》两次获奖。

    这些历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中还包括已故的五位作家:《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作者周克芹、《将军吟》的作者莫应丰、《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金瓯缺》的作者徐兴业。

    为一个文学奖项设展,这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是首次,而7月26日,同名展览也将在乌镇开展,并举行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

    陈建功认为,这次展览是对茅盾文学奖的一个全面总结,由于展板均为可移动展板,目前现代文学馆已接到四川、广东等地邀请,希望能让当地市民接触到鲜活生动的现代文学气息。

    除今天开展的《走近茅盾文学奖》,现代文学馆与旅游卫视合作的52集“在旅途中与大师重逢”系列电视片也正在筹拍中,届时由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冰心等文学大师引出的各地风光人文景象将得以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