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文联日前邀请谢铁骊、马少波、胡可、王琦、田华、孙慎、黄宗江等一批亲历过抗战的老文艺家与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围绕“文艺与抗战”的主题谈古说今。他们回顾了往昔峥嵘岁月,呼吁当代文艺工作者应该更加深入开掘丰富的抗战文艺资源。
一些老艺术家饱含深情地说,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史实,有多少饱含历史教训发人深省的事件……这些都足以搅动我们的思绪,激发我们的灵感。应该趁着许多史料还没有湮没,趁着一些战争的亲历者还在,来做这件泽及后代的事情。
“现在戏说剧、言情剧、案件剧等铺天盖地,花费了众多钱财,能不能留一些空间给抗战题材的作品发展?”文艺评论家李准对创作现状提出批评。他认为,抗日战争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是我们文艺创作的富矿,但与时代的要求相比,与历史的责任相比,与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成就相比,我们在有些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有关职能部门应该组织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以及影视剧等方面,有计划地推出一些有分量的、划时代的文艺作品。
摄影家吕厚民说,文艺界写什么、唱什么、照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不仅要思考“文艺与抗战”,而且要思考“文艺与新时期”。作为文艺工作者,怎样去为祖国做点工作,怎样为人民做点事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责任。
年近90高龄的戏剧史论家马少波对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谆谆告诫:“要像抗日战争时期一样贴近群众,深入生活,以优秀的作品奉献人民。对历史、对生活可以有必要的虚构,但要合情合理。”
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表示,国家的文化建设,宏观安排上应该有所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拍出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上来,以回报人民。
上一篇: 西藏官员在港表示:西藏对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
下一篇: 刘云山:扩大交流 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