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研讨会将着重讨论自“八五美术运动”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走过二十年的发展道路
CCTV.com消息(记者阿为):22日,《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大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隆重开幕。蔡国强、徐冰、贾樟柯、吕胜中、宋冬、谷文达、张大力、赵半狄等参展艺术家也都出现在展会现场,他们都是近20年来获得了国际声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展览是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这二十年中甄选部分久被掩藏的作品,并邀请艺术家们为此主题度身定制新的作品。是集视觉艺术展览、同名学术图录专著中英双语出版,以及为期一天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为一体的主题性学术艺术展览。
策展人高名潞为此次规模宏大、观念前卫的大展进行了长达四年的集中策划,此次展览邀请了46位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展出的112件作品囊括了各类艺术媒体方式,包括绘画、摄影、装置、行为、建筑设计等。
此次大展作品之多使得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也极为罕见地倾其馆内上下两层所有展厅,另外超大型作品《鬼打墙》等将在今日美术馆分会场展出。据称创作该作品的艺术家徐冰和他的工作队伍花了24天在北京郊区用墨拓印了长城的墙面。该作品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拓片纸组装成一个宏大的装置。其目的并不在于展示该作品的规模之大,也不是显示其对长城的重新表现,而在于揭示中国历史的遥远的,观念化的存在和展览这个历史的不可能性。
一些参加大展的观众认为此次大展函盖了二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思想和创作灵感,必将给观众和学术界带来视觉和思维的强烈冲击。
谈到“墙”这一主题,策展人高名潞谈到:对于中国人而言,墙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空间因素,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哲学的具体的空间化。因此,中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墙”的体系。有表示国家边界的“边墙”,有城墙,院墙,单个独立于四合院门口或街上的影壁,甚至在同一居室内也有可以移动的屏风。这些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国家、社群、家庭及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具体的物质化的形式。同时,“墙”有是一个抽象的具有“边界”意义的概念,指与“边界”、“错位”等时间、空间有关的概念。高名潞认为而这样一个象征概念给当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参展作品一部分是见证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经典,一部分是艺术家专门为此次“墙”展创制的力作。依照展览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历史的墙:以“重构记忆:当代艺术中的长城”为题;第二部分:社会的墙:从“错位与变形: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进行诠释;第三部分:文化身份的墙:用“美学与文化身份的边界:新文人艺术与女性艺术”来展示;第四部分:屏幕的墙:中国当代实验电影的探索。第一至第三部分为展厅展示, 包括绘画、录像、摄影、装置等;第四部分为电影观摩,展览期间共有五部实验电影对外公开展映。
展览期间还将召开研讨会: 着重讨论自“八五美术运动”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走过整整二十年的发展道路。学术研讨将分为四大主题:(一)文化与美学;(二)建筑与都市;(三)展览与创造;(四)批评与历史。研讨是什么在支撑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为什么成功的中国艺术家总是有那么浓重的传统文化的影子?究竟什么是“中国性”?等一系列中国当代艺术相关问题。
此次展览展期从2005年7月22日至8月20日。而展方透露这一主题的视觉中国艺术大展还将在2005年10月远赴美国奥尔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术馆、布法罗大学安德森美术馆进行展览。
上一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年内公布 |
下一篇: 仿古电话局落户故宫 将增更多通讯服务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