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会于26日开幕,为期5天,将围绕“石窟保护”和“石窟研究”两大主题展开,研讨石质文物保存环境、现状调查、文物保护材料、修复方法、中国石窟寺综合研究、石窟佛教艺术和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等课题。
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敦煌、龙门、大足等国内石窟单位,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三百多名石窟研究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所长李治国27日在“2005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闻名世界的云冈石窟目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云冈石窟开凿1500年以来,在自然界各种力的作用下,上世纪中叶时裂隙纵横交错,坍塌现象比比皆是,石雕风化剥落随处可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一派凄惨荒凉景象。1960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的保护范围,形成了上中下立体交叉与远中近多层保护体系,为保护石窟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李治国介绍,从1974年到1976年,中国政府按照“抢险加固、排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原则,对云冈石窟实施了“三年保护工程”。
1992年,一项针对造成风化的主要原因——水和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治理工程启动,采取的措施包括防渗排水、改善环境、修建保护性窟檐和围墙等。
据山西文物部门官员透露,作为云冈石窟保护核心任务的顶部防水保护工程将于近期举行设计论证,工程施工有望在年内开始。
上一篇: 《中华瑰宝——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展》在秘鲁举办 |
下一篇: 《现代汉语词典》全面修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