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 潘妤):已有近10年历史的亚细亚戏剧节,今年从发起国日本移师中国,并更名为“亚洲当代戏剧季”,上海话剧中心首次承办了这一具有民间戏剧交流性质的活动,《东方早报》参与协办。
9月6日至9月13日,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多个国家以及来自中国台北、上海等地区的9台剧目将在“天安中国05’亚洲当代戏剧季”集中展演。同时,工作坊、外围演出、戏剧论坛、戏剧展、剧本朗读会等活动也将同时举行。届时,120多名戏剧工作者云集上海,通过演出和学术活动,对“亚洲戏剧”、“当代戏剧”、“肢体剧”、“舞蹈剧场”、“戏剧教育”以及戏剧界的“大亚洲”等概念进行交流探讨。
移师中国:拓展参与地区和国家
起源于日本的亚洲当代戏剧季,最早由日本道化座剧团发起承办,大阪市政府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过去戏剧节以中日韩三国戏剧交流为主。去年才正式更名,由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并进行“轮执承办”制度。
上海和亚细亚戏剧节渊源甚久,曾参加多次展演。2002年,上海戏剧家协会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剧目《去年冬天》参加了该戏剧节。2004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带去的剧目则是《卡布其诺的咸味》。
因此,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次被选定为2005年演出季的承办方,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为了使戏剧季向更多的地区和国家拓展,话剧中心邀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甚至美国这样非亚洲地区的剧团也被邀参与。
戏剧展演:呈现亚洲戏剧多元面貌
作为戏剧季最重要的活动内容,戏剧展演包括了来自6个国家的9台剧目。这些剧目大多系各剧团原创,内容风格迥异,呈现出亚洲戏剧的多元面貌。
其中,日韩两个戏剧季“元老国”带来的是相对传统题材剧目。曾十次访华的日本道化座剧团以一出讲述公媳间故事的《幸福》探讨人性和伦理问题;韩国实验剧团的《黑胶鞋》则通过日本侵略时期一所家庭黑胶鞋作坊的轶事审视了与利益和欲望相互纠结的人性。
此外,新加坡戏剧盒剧团的《快乐》、中国台湾创作社剧团的《嬉戏》、马来西亚剧艺研究会的《三个小孩》、中国上海现代人剧社的《玉禅师》都带有一定的实验色彩。有创造性地把王尔德写给情人的书信及另两部名作《快乐王子》及《莎乐美》合成一剧,有在一个虚构的历史背景下,两个演员即兴演绎的后现代剧场风格,还有3位演员每人演绎20多个不同的角色,5人乐队配合剧情现场伴奏的怀旧题材作品。当然,还包括融入戏曲元素的话剧尝试。
作为东道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则将上演根据热门电影改编的新作《偷心》,以及一年之内四度公演,即参加埃及开罗戏剧节的《人模狗样》。
据了解,美国殷梅舞蹈剧团的《游牧:河流》是本届戏剧节上唯一一部来自非亚洲地区的剧目,也是唯一的舞蹈戏剧作品,宣告“舞蹈剧场”概念首次进入上海。
上一篇: 京剧《王子复仇记》轰动哈姆雷特的故乡丹麦 |
下一篇: 文化新经济:成为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