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高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交流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经验,受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委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办,黑龙江省文化厅协办的2005年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第一期)于8月9日至11日在哈尔滨市隆重举办。
参加此次培训班人员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8个地市(县)的183名代表以及文化部市场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黑龙江省文化稽查总队、哈尔滨市文化局有关同志共200余人。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盛军、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宋宏伟、哈尔滨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坤明等有关领导出席培训班开幕式并致词。
在短短几天时间,大会主办方安排了丰富的讲座内容:由国务院令第439号公布,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自7月7日起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国务院法制办王健同志从贯彻实施《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及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精辟的阐述,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好评。
文化部市场司音像处陈通处长从保护音像知识产权,加强打击盗版音像制品方面进行讲解和指导。
稽查处陈晓文处长从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以及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方面强调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网络文化处刘强副处长介绍了查处非法网络游戏名单、网络文化产品管理等内容;针对基层文化执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浙江文化厅执法指导监督处姚颂和处长讲解了网吧行政执法实务。来自上海盛大网络及第九城市的专业人员对 “私服外挂”、“虚拟物财产”等网络名词进行解释,对外挂对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对策进行讲解。
东方惠科公司专家介绍了鉴别真假音像制品防伪标识的方法。在此次培训班上,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有关同志介绍了中心监制发放音像制品防伪标识的工作情况。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自1996年成立以来受文化部委托监制与发放音像制品防伪标识共38.8亿枚,对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打击盗版音像制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局在2005年文化市场执法行动中共查缴假冒音像防伪标识近100万枚,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处假冒音像制品防伪标识最多的。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对打击假冒音像制品防伪标识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局奖励人民币1万元。
此次培训班虽然时间短暂,但培训班指导思想明确,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与过去培训班相比,此次参加培训人员由省厅扩大到地市甚至县级,参会代表不少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培训会议,参会代表人数增加了近3倍;二是大会主办协办单位组织有序,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会场秩序景然,参会代表认真听讲,认真学习;三是授课老师讲课内容有针对性,既有私服外挂等网络专业知识的讲解,又有网吧行政执法实务等基层行政执法指导,更有鉴别音像真假防伪标识的讲座,可以说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更有指导性。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举办的非常及时、成功,对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指导基层行政执法起到重要作用。要把此次培训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市场执法水平,做到规范执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上一篇: “安徒生童话剧在校园”全国展演活动将在北京举行 |
下一篇: “中国艺术周”将在希腊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