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康熙“殿本”武英殿示人
发布时间:2005-09-02 10:28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09-02

 

故宫武英殿

 

    东方早报(记者 陈怡):为迎接故宫博物院80周年院庆,作为“百年故宫”大修的试点区域武英殿在两易寒暑之后,已于日前维修竣工。据悉,作为康熙皇帝“殿本”的发源地,从来没有向游人开放的武英殿将从10月起向公众展览从前极少露面的清代皇家典籍,该展名为“盛世文治———清宫典籍文化展”。在殿本的发源地展示殿本,这是头一遭,也是百年不遇的盛事。
    

    占地1.2万平方米的武英殿建筑群坐落在紫禁城前朝的熙和门外,与文华殿遥相呼应,建成于明代永乐18年(即1420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李自成曾在此举行登极即位典礼。后清代摄政王多尔衮也曾在此办理政务。康熙皇帝还在武英殿设立修书处,因其刊刻的书籍质地精美,被称为“殿本”。故宫博物院建成后,曾经破荒不堪的武英殿由于长期得不到彻底修缮,一直未对游客开放。
    

    本次展览将以盛世“文治”为主线,以善本图书为主要展品,选择代表性图书和文物、书画,提纲挈领地展示康熙时期以书籍编刊为主的文化活动与成就,多角度立体呈现清代盛世典籍文化。依照武英各殿格局,展览分为:皇室藏书“琅函秘笈”、清帝读书“典学治道”、官府编书“稽古右文”、御书装潢“锦囊翠轴”、宗教典籍“佛道同辉”和内府刻书“梨枣飘香”六个部分。此外,在东西值房,将展示清代武英殿镌刻的经版和书版。 

    

    “帝王敷治,文教是先”,“文治”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悠久传统,随着清代国家统一的最终完成,清廷也把统治重点转向“文治教化”,创造出贯穿于18世纪、19世纪的“百年盛世”历史佳绩。盛世修书、修史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独特的文化景观。清代盛期的学术文化更呈现出盛世特有的恢宏气象和罕见的集大成趋势。本次展览将以对历史的回望,使古老、神秘的武英大殿再次散发启人心智的翰墨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