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曲志红):从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905年创办南通博物苑至今,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已经走过100年历程。为纪念这一盛事,百余位中外博物馆馆长将聚会南通,就“博物馆与城市发展”展开对话和交流。
这是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活动”中最“抢眼”的一笔,此外,9月24日开始的系列庆典活动还包括“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展开展暨南通博物苑新展馆开馆仪式”、“百年文博——我与博物馆”大型征文、大型民间歌舞文艺演出等。
据了解,自今年3月起,南通市就通过驻外使馆、国际友城及国内外各友好博物馆等渠道,向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发出邀请函,受邀名单包括: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术馆、俄罗斯国立普希金美术馆、德意志历史博物馆等20所世界著名博物馆,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军事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澳门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馆(院),并得到了积极响应。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
19世纪中叶,西方博物馆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创办博物馆成为当时中国维新志士所提倡的“开民智”的重要措施。清末状元张謇抛却高官厚禄,在家乡南通开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实践,并率先兴建了南通博物苑,在很高的起点上为中国创造了第一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博物馆。
100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走过了曲折发展而又充满活力的历程。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1949年旧中国留在各地的博物馆只有25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博事业,全国博物馆总数目前已达2300个,馆藏总量在2000万件(套)以上,每年举行陈列展览等一万余个,接待观众1.5亿人次。其中一批现代化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快速进步,已经赶上或接近国际博物馆的先进水平。
一座杰出的博物馆成为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在当今时代是越来越普遍的文化现象。南通市的博物馆因历史悠久,品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等特点而受到瞩目。现在,南通已经有纺织博物馆、给水技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沈寿艺术馆、蓝印花布艺术馆、珠算博物馆、体育博物馆、城市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23座,成为著名的“文博之乡”。
上一篇: 首届东北文博会进入倒计时 |
下一篇: 40道国内外皮影“大餐”端上唐山百姓“文化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