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沈阳举行
发布时间:2005-10-10 11:12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10-10

    十月的沈阳,丝竹悠扬。由文化部主办,沈阳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在10月2日至7日间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青少年选手汇聚沈城,争夺民乐演奏领域的最高荣誉。
   

    本次比赛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子项“文华艺术院校奖”的选拔赛事之一。比赛期间,青年选手和领队老师之间相互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展示出魅力十足的国乐风华。
   

    赛事升格亮点多
   

    文华艺术院校奖的前身是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此前,大赛组委会曾于2002年在北京成功举办过首届民族器乐独奏比赛。2004年,国家对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活动进行调整,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被列入“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序列之中,成为文华奖的子项,即文华艺术政府奖。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作为文华艺术院校奖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我国民族器乐艺术的普及和发展,鼓励乐器演奏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发现、选拔优秀青少年民族器乐演奏人才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为了将文华艺术院校奖——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真正办成一个品牌,组委会精心组织,并在赛事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
   

    本次大赛除继续举办二胡、古筝、琵琶、竹笛这四类普及程度高、广受群众欢迎的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之外,还特别推出了“小型民族乐器组合”这一比赛项目,并且特别鼓励演奏形式的创新和原创作品的创作。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文化部教育科技司教育处处长牛耕夫在谈到推出“小型民族乐器组合”的初衷时指出,组合是区别于齐奏或独奏加伴奏的演奏形式,它需要发挥各种乐器的独特优势,并通过乐器间的相互配合、互相呼应来演绎作品。内地民乐组合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民族乐器组合团队。为了展示民乐组合的发展现状,探索民乐组合的发展规律,引领民乐组合这一独特的演奏门类持续、健康地发展,组委会经过热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增加这一比赛项目。
   

    “小型民乐组合”比赛得到了艺术院校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各地的近20支组合参与竞争。其中,《舞》、《嚣板》等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本次大赛还将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以“独奏加组合”的比赛方式纳入其中,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乐器演奏首次进入政府奖系列。具体负责此项比赛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介绍说,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及组合共有200多,涉及的民族乐器共有70多种,包括朝鲜族的伽耶琴、藏族的加木聂、维吾尔族的艾捷克等等。其中一些乐器的某些演奏方式及其乐谱已经失传。这项活动的举办,对于发现和推出少数民族传统乐器演奏人才,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推动各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人新作不断涌现
   

    本次大赛会聚了民乐界最为强大的明星阵容,许多德艺双馨的民乐教授、演奏家都在通过文华艺术院校奖这个平台,为艺术新人的涌现创造条件。
   

    竹笛少年组的选手马云鹤就是与大赛共同成长起来的众多民乐新人中的一个。来自河南的小马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然而,小小年纪的她却对竹笛演奏情有独钟,且有着甚为难得的成长潜质。2002年,马云鹤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参加首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因为条件困难,住不起旅店而不得不栖身于赛场附近的建筑工地。组委会负责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仅积极主动地为其联系旅店,解决其住宿问题,而且还免除了有关的费用,为其顺利参赛创造条件。在比赛中,小姑娘不负众望,一举夺得了业余组的第一名。获奖之后,马云鹤得到了家人更加坚定的支持,并进入河南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竹笛演奏技术。
   

    在本届比赛中,已经成为专业选手的她又在竹笛少年组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竹笛组评委、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魏显忠,竹笛组评委、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卢竹音等民乐界的老专家对其表现甚为赞赏,表示赛后还将继续为马云鹤这样的民乐新人进一步创造深造条件。
   

    除了涌现出一批像马云鹤这样的优秀青少年演奏人才之外,在大赛鼓励推出原创作品、鼓励创新演奏方式的导向之下,许多选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一些民乐新曲目的创作,有意识地借鉴了戏曲音乐的元素,为探索民乐发展的新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民乐教育在稳步提升
   

    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不仅是推出新人新作品的一个难得的平台,也是检验艺术教育成果、交流艺术教育经验的一次难得的契机。许多带队的老师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在比赛之余,前往赛场观摩。甚至连一些资深的评委,在完成了评判之后,也争分夺秒地去观看比赛。赛场所在的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校园内,处处有关心民乐教育、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机会学习的民乐爱好者。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长福对比赛期间选手们的表现表示肯定。他说,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音乐表现上,选手们的总体水平都比上一届比赛有所提高,他们表现得更加主动和认真。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从民乐教学上来说,许多院校和老师能够做到与时代同步。基础训练变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演奏技巧也在稳步上升。民乐演奏与民乐创作其实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演奏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作曲家创作出难度更高、更为精彩的作品;而新作品的出现,又能够推动演奏水平的提升。相信通过本次大赛的锻炼,我们的民乐教学、我们的民乐创作和演奏一定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