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86个国家地区千余名代表出席ICOMOS第15届大会
发布时间:2005-10-19 15:45 来源: 编辑:hyxd
信息来源: 2005-10-19

    

 

大会会场

 

    西安晚报: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闻名的古都西安打开了迎宾的城门。17日上午10点05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届大会在西安人民大厦大礼堂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出席开幕式。专为大会谱写的歌曲《寻找与守望》响彻会场,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他们将在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共同写下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陕西省省长陈德铭,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希,副省长罗振江,省政协副主席刘石民,西安市市长孙清云等国家部委及省市领导出席开幕式。

    新当选为ICOMOS第15届大会主席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主席张柏主持开幕式。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65年成立于波兰华沙,由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士组成,是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惟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官方咨询机构,通过派遣世界遗产专员辅以国际秘书处的工作,对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进行专业评估,并参与世界遗产公约的贯彻落实。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举行,同期召开主题为“文化遗产与背景环境”的国际科学研讨会。大会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ICOMOS的换届选举,发表关于文化遗产及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举行ICOMOS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举办主题为“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址——不断变化的城镇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讨会。

    这次会议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新世纪在亚洲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又适逢ICOMOS成立40周年,因此是一次大力推动国际古迹历史遗址保护的重要会议,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

    开幕式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感谢ICOMOS中国国家委员会,以及西安市政府为大会筹备付出的努力。他认为本届大会将是ICOMOS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会议,也使得ICOMOS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能够了解陕西、西安的文化遗产。

    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陕西省省长陈德铭、西安市市长孙清云分别致词。他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认为ICOMOS第15届大会在西安召开,给中国、陕西和西安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带来了荣誉和机遇,对提升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水平,增强陕西、西安的国际知名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出席本次大会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官员还有秘书长迪努·本巴鲁,司库乔拉·索拉,名誉主席罗兰·席尔瓦,咨询委员会主席辛都·道索,副主席古斯塔沃·阿罗兹,副主席谢里登·伯克,副主席西村幸夫,副主席卡洛斯·贝尔努,副主席克里斯蒂娜·斯缪克勒-拉莫尔,助理秘书长雷·邦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盖蒂基金会、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等机构的代表也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词。

    开幕式上,西安星海合唱团和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演唱大会主题歌——《寻找与守望》,这首歌曲是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专门为本届大会创作的主题歌,表达了人类对文化遗产的无比热爱之情。

    合影结束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秘书长和司库分别做工作报告。伯古斯劳·兹密根先生做ICOMOS40周年成就报告,西村幸夫先生介绍名誉会员情况,并主持了嘎卓拉奖颁奖活动。

    中国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部门的代表莅临开幕式。市上领导李书磊、杨范清、乔征等出席了开幕式。

 

 

 

米歇尔·佩赛特致词(摘要)
让世界了解陕西

 

 

    西安是一个古老的皇城,它既反映出过去的辉煌,也反映了现代中国的活力。ICOMOS第15届大会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新世纪在亚洲举办的第一次会议。这次在亚洲的相聚,可以使ICOMOS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陕西省的文化遗产。

    

    我曾同陕西文物工作者合作过十几年,这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ICOMOS与陕西合作保护陕西省的大佛寺,制定出了一个良好的保护方案,而且这个方案得到了圆满的实施。保护大佛寺行动中所取得的经验,成为ICOMOS国际小组试图拯救巴米扬大佛的经验。ICOMOS是一个把大家的努力结合在一起,共同来拯救人类文化遗产的中心。相信在西安召开的第15届大会一定会是ICOMOS历史上最成功的大会。

 

 

孙家正致词(摘要)
中国的荣誉和机遇

 

 

    古迹遗址既弥足珍贵又脆弱不堪,切实做好保护工作,使之流传后世,永续利用,是历史赋予全人类的责任。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举行,给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带来了荣誉和机遇。

    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历史不同传统和文化成就的载体和见证,同时也是世界各地民族基本特征的体现。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到坚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全面和谐小康社会的事业当中。

    今年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40周年,因而第15届大会具有特殊纪念意义。

 

 

陈德铭致词(摘要)
保护遗产是使命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西安曾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开放的大都市之一,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点35700多处,馆藏文物总数90余万件(组)。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是祖国和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国际社会和人类文明要求我们做好的伟大事业。

    

    陕西现在进入了经济全面发展的上升期,正在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举行,对于提高陕西文物保护工作水平,加快陕西对外开放步伐,增强陕西国际知名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也必将促进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步入新阶段。

 

 

孙清云致词(摘要)
西安的光荣和自豪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古都西安召开,是西安的光荣和自豪。我们衷心感谢选择了西安。西安720万人民对这次会议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大学生踊跃报名争当大会志愿者,艺术家为大会创作了优美动听的歌曲《相约西安》,一位中学生在给我的信中表达了保护古城遗址的决心和对国际古迹遗址大会的祝福。广大市民的热情来之于一个理念: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西安具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千年古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先辈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产。西安人民为保护这些历史遗产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唤起广大市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我们将全力为大会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使大家在西安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