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广西京剧团:以振兴国粹为己任
发布时间:2005-11-18 12:50 来源: 编辑:kuaner
信息来源: 2005-11-18
    新华网:文化部推出的全国重点京剧院团评估验收工作,日前进入实质性阶段。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认真自评,共推荐了36个京剧院团参加省级重点院团评估验收,广西京剧团名列其中。从11月13日开始,文化部组织专家兵分四路赴各地考察,12月将产生25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和10个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据悉,这些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剧院遴选出来后,剧团将得到国家在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并在中、东、西部的投入中有所倾斜。从11月18日始,来自北京的专家们将对广西京剧团进行评估验收。

    由广西京剧团承办、刚刚落幕的“2005·南宁”中国—东南亚京剧爱好者国际演唱会,吸引了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老挝、法国等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京剧爱好者参加,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受到自治区领导和外宾的赞扬。自治区领导拟定将演唱会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个内容,每年举办一次,使其成为广西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京剧走向东南亚的桥梁。令人高兴的是,通过举办这次演唱会,国内外的票友对广西首府南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人们看到了“振兴国粹”的希望。

    广西京剧团的前身是上世纪40年代初由著名教育家冯玉昆与戏剧家田汉先生创办的四维儿童剧校。

    1948年10月,剧校部分学员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火线京剧团,1953年集体转业成立为广西京剧团。几十年来,剧团演出了《江汉渔歌》、《真假美猴王》、《白蛇传》、《杨门女将》、《穆桂英》、《西厢记》、《沙家浜》等上百个剧目。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剧团除了在本地演出,还到中南、华南等地区巡演,对推动京剧在祖国南方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京剧界里出现了8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的畸形局面。而广西京剧人没有随波逐流,1974年排演现代京剧《瑶山春》赴北京参加全国四省(市、区)调演,给人以全新面目而获得好评。毛主席曾点看了该剧的电视转播,全国20多个省市近百家剧团移植演出,成为推动京剧艺术发展的样板。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78年将其改编为故事片搬上银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受全国大气候影响,广西京剧团遭遇了生存困境,由于种种原因改为广西艺术辅导团,到1997年才恢复业务。

    为重振京剧事业,广西京剧团守住清贫,于艰难中历时3年的心血,创作排演了大型现代京剧《霸王别姬》,并获选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节。该剧并不是讲述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爱情故事的那出传统京剧《霸王别姬》,而是一个用京剧讲述京剧团生存现状的现代戏。像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一样,这台戏借着京剧《霸王别姬》说了一个京剧人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擅演虞姬的京剧团女团长,面临剧团解散的困境,为振兴剧团重拍大戏《霸王别姬》。为请曾经反目的名角师弟霸王回团,不惜屈尊去唱堂会。在重回舞台梦想即将实现之际,毅然把角色让给了弟子青衣。剧情描述了在市场经济洪流中,京剧所面临的冲击和困境,以及几代京剧人对事业痴心不改的追求。该剧在艺术节上演引起轰动,获得了优秀剧目奖、表演奖,成为中央电视台录播的三台节目中的一台。《霸王别姬》的成功,使广西京剧团走出低谷,在京剧界声名鹊起。

    2004年,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为广西京剧团录制的10集27段《名段欣赏》节目,对剧团的业务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培养京剧的后备人才,广西京剧团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一个京剧学员班,计划学员在广西毕业后再送北京继续深造。

    中国京剧艺术资金促进会副会长林瑞康曾到广西京剧团参观考察,她评价广西京剧团说,广西京剧团能够排演出《霸王别姬》这样的好戏十分难得。在祖国南方边陲,国粹还得以存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在这里看到京剧艺术后继有人,更是难能可贵。弘扬国粹一定要有接班人,广西做出了榜样。

    广西京剧团的发展历程,验证了京剧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在剧团恢复原名后,广西京剧人励精图治:从注重接班人培养到狠抓精品创作;从开展京剧沙龙、京剧茶座、京剧小梨园的小型演出,到创作大型京剧《霸王别姬》并入选中国京剧艺术节;从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到力争走出国门;从开展“京剧走进校园,走近青年”的活动,到创造条件拓宽演出市场……风雨历程中,彰显了广西京剧人对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国粹艺术无比热爱的事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