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报:日前,200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暨云南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研讨班开幕式在云南剑川县沙溪镇举行。出席仪式的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迪努·本巴鲁教授,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龙炳颐,云南省文物局局长熊正益等专家、领导。
2001年,沙溪寺登街被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选入2002年值得关注的100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与意大利庞贝古城、埃及国王古墓、美国圣托马斯教堂齐名。为使它拭去尘埃重现光彩,2002年8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签订备忘录,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复兴工程”。其宗旨就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充分实现该地区的全面发展。该复兴项目瑞士方投入300万元,中方投入400万元。沙溪复兴工程的内容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规划、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脱贫以及生态卫生等领域。3年多来,沙溪复兴工程成功地争取到了多家国际机构的资助和支持,不仅成功地修复了以四方街为核心的重要古建筑,而且培养了一支从事修复的专业队伍。沙溪复兴工程凭借其成功的经验,为整个地区大规模发展树立了榜样。中瑞双方携手,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获得了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的杰出成就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化旅游委员会主席格雷姆·布鲁克斯这样评价:沙溪复兴工程的成功将为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颁奖仪式上,龙炳颐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顾问和200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向剑川县人民政府和瑞士联邦理工大学颁发了奖状。
熊正益在总结发言中说,沙溪复兴工程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先进理念、科学的技术措施和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提供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的典型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借鉴,以便进一步提高云南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