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朝阳区创建“三无社区” 构筑“扫黄打非”防火墙
发布时间:2005-12-14 14:52 来源: 编辑:kuaner
信息来源: 2005-12-14

    北京文化热线:朝阳区“扫黄打非”工作创建“三无社区”授牌仪式12月1日在小关街道惠新北里社区举行,首批14个创建工作达标社区被授予“三无社区”标牌。

  朝阳区作为北京市的一个大区,“扫黄”“打非”工作力度逐步加大,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扫黄”“打非”工作成效显著,查获盗版光盘45万余张、盗版图书150万余册,有效遏制了盗版活动猖獗的势头,极大震慑了不法分子。由于朝阳区地域广,且城乡结合部多,非法出版物市场相对活跃,游商贩卖盗版、淫秽书刊和光盘现象仍十分猖獗,且屡打不尽。一些不法游商由于在主要大街被有关部门集中治理打击,难于生存,现正逐渐向社区渗透。

  为了继续深入开展朝阳区“扫黄打非”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第十八次全国“扫黄打非”会议的精神,优化发展环境,创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为夯实“扫黄打非”工作“三级网络”的基础,筑起 “扫黄打非”基层防火墙,区“扫黄”办今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三无社区”活动,即:创建“无贩卖盗版光盘、淫秽光盘、非法图书”的社区。此项活动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到今年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

  为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务求实效,区“扫黄办”深入开展前期调研,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教育力争达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使广大社区群众了解此次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保证此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拒绝、抵制,盗版、淫秽出版物意识,充分调动了社区内的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区形成了不法游商处处受到监督,广大群众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为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各街道社区对创建工作认识到位,加强领导,在整合执法力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整治,社区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创建活动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11月,市、区“扫黄打非”工作相关单位组成验收小组,对上报材料的社区进行了验收,验收小组认真听取了各社区创建“三无社区”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实地检查。通过检查创建过程中相关材料、走访群众、实地检查等形式逐项打分,从12个街道16个上报创建“三无社区”活动材料的社区中评选出小关街道惠新北里社区等14个社区为达标单位(小关街道惠新北里社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六里屯街道道家园社区、劲松街道中社区、潘家园街道武圣农光社区、潘家园街道潘家园社区、团结湖街道南北里社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南社区、亚运村街道安苑里社区、望京街道爽秋路社区、垡头街道三区社区、三里屯街道东三里社区、朝外街道天福园社区、大屯街道育惠里社区)。

  在朝阳区“扫黄办”的指导下,经验收过的社区共同商讨拟定出了“三无社区”公约,在今天的授牌仪式上,社区代表向全区所有社区发出倡议,号召社区在今后的“扫黄打非”工作中健全领导协调机制,齐抓共管,将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利用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教育,用“公约”的形式自我约束,常抓不懈地进行“扫黄打非”工作,使广大群众自觉地抵制盗版、非法出版物,使每个社区都能起到“扫黄打非”防火墙的作用,最终形成社区自我管理、有效监管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

  据了解,在积累创建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区“扫黄办”在各街道社区的积极配合下,将继续开展“三无社区”创建活动,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力争做到全区所有社区达到“三无”目标,切实筑牢“扫黄打非”基层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