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蓉召开
发布时间:2005-12-20 11:46 来源: 编辑:汪淼
信息来源: 2005-12-20

    中国文化报(黄小驹):2005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12月18日至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中央有关部门的代表出席会议,共同梳理200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总体要求,研究如何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将文物工作更好地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推动文物事业的科学发展。

    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会上作了题为《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推动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他指出,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以来,国家文物局和全国各地文物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文物法制建设力度,文物保护的建章立制进程明显加快;各项基础核查工作得到夯实,保护状况调查工作全面铺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科技信息工作积极开展;文物安全工作进一步摆到重要位置,文物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大遗址、文物维修等重点领域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服务意识进一步形成,文物工作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单霁翔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文物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有距离,与文物事业改革和创新的要求还有距离,与文物工作更好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要求还有距离。这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依然薄弱;二是法律所确立的各项具体制度依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存在;三是文物工作科技含量依然不足,标准化工作依然明显滞后,阻碍了事业的迅速发展;四是文物保护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依然存在;五是文物事业高素质人才依然缺乏。

    单霁翔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必须紧紧抓住,从容应对。要认真组织、深入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全面开展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良性互动模式;积极配合国家海洋开发战略,加强水下文物的调查保护;继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建成与中华文明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博物馆体系,全国博物馆总数力争达到2600座以上,重点博物馆总数力争达到300座以上,地级以上中心城市要拥有一座功能健全的博物馆,逐步实现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一座以上的民族、民俗博物馆;建立全国国有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总目录;依法严格规范文物流通秩序,坚决打击文物非法交易和走私行为,强化对文物市场的监管力度,启动社会文物登记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民间收藏文物登记制度;加强科学和技术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科技含量;加大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的《国家文物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在会上正式征求意见。与会代表还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