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张乐 余靖静):剧目老化、演出没有新意,是目前活跃在浙江农村的400多个民营职业剧团面临的普遍问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日前推出一项举措,将使浙江民营剧团不用再为剧本发愁。
目前浙江民营剧团的剧目来源,主要是各大专业剧团演过的老戏,如《五女拜寿》、《狸猫换太子》等。但剧本少、剧团多,各家演出的内容高度雷同等问题使各民营剧团深受困扰。如仅《孟丽君》,在台州就有100多个剧团在演。
民营剧团需要大量的剧本,“可一个剧本要上万元,我们是付不起的。”民营剧团团长们实话实说。为了解决剧本不足问题,许多剧团只好从小人书、报刊上找故事,由演员按套路串排,加工成即编即演的“路头戏”。
为此,省剧协“浙江编剧中心”目前已低价向民营剧团们提供了30多个原创剧本和200多个已经发表、上演过的剧本供剧团挑选,受到了剧团的欢迎。目前,一批剧本经过民营剧团的精心排演并在农村上演后,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追捧。
在破解剧本这一困扰民营剧团多年的难题的同时,浙江首届专为民营剧团量身打造的“山花奖”戏剧节也于同期在台州农村拉开帷幕。本次“山花奖”戏剧节汇聚了20个民营剧团。他们从浙江400多家民营剧团中精选而出,分6个赛区,上演30台大戏。这30台大戏,将在台州的6个村子和企业中,接受乡亲和评委的审视,决出最美的“山花”。
据介绍,目前浙江400家民营剧团每年平均演出在350场以上,台州、嵊州等地尤其活跃。由于每场演出基本是在村里的广场上,每场观众达1000至3000人,如以每场2000人计算,浙江省民营剧团每年为农民演出场数为14万场;观众人数达2.8亿人次。
上一篇: 北交音乐总监谭利华 新年音乐会不照搬维也纳 |
下一篇: 五百个“戏剧小院”活跃在河北省晋州市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