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欧阳杏蓬):岁末将至,又到了盘点的时候。
今年的音像行业用一个词来概括:复杂。压缩DVD自去年10月形成气候以后,电视剧的音像市场就一直没多大起色。除了少数几部连续剧如《亮剑》等收回版费并有赢利之外,其他的都做得提心吊胆,在操作中谨慎规划,但仍是赢利不多。电影或许好一点,有《头文字D》、《七剑》、《神话》、《如果·爱》、《无极》等大片一路延续下来,凝聚了一定人气,所以市场反应还比较符合预期。
唱片市场可谓风起云涌。众多音像企业看到电视剧音像市场不好做,纷纷掉头做起了唱片。而由于缺乏秩序和必要的市场运作经验,加之发行商急功近利,唱片市场一时之间可谓是鱼龙混杂。百科方面似乎好一点。国产卡通迄今为止,对市场的影响力还没有发挥作用。
文化、新闻、广电主管部门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正版权益,在今年做出了更大努力,投入的精力、物力、人力也多于以往。音像市场在各级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与指导协调下,比以往要规范了许多。但是,新的问题也不断的涌现出来,BT下载、侵权盗版等,让音像行业人士颇为头痛。我们呼唤企业在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发挥群体意识和集体智慧,从我做起,把反盗版进行到底。
总结今年的收获得失,是为了来年有更好的发展。2006年,笔者认为音像行业需要发起一次纯洁运动,纯洁音像市场秩序,纯洁版权交易,纯洁音像发行企业,纯洁代理商。
打击盗版 纯洁正版音像市场
盗版音像制品屡禁不绝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音像制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近年来,中国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音像制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制度、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制度、出版权专有制度、复制委托书制度、光盘来源识别码(SID码)制度、进口音像制品内容审查制度、奖励举报人制度、音像制品加贴统一防伪标识制度、音像制品仓库登记备案制度、非法音像制品监督举报公示制度,等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物市场监管部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开展持续不断的音像市场集中治理行动,使盗版音像制品明显减少,正版音像制品发行量大幅上升,音像市场秩序逐步好转。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至2004年,全国给予吊销复制经营许可证处罚的光盘复制企业9家,查获非法光盘生产线200条。2004年8月,按照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统一安排,文化部对音像领域侵权行为集中打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督导和协调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加大执法工作力度,破获了一大批违法音像制品地下仓库和地下发行网络。2004年,全国文化市场稽查管理部门检查音像经营单位555368家次,查缴各类违法音像制品1.54亿张(盘)。
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各正版音像企业只有积极响应打击盗版的号召,配合执法部门,才能进一步净化音像市场。
增强横向联系 纯洁版权交易
国产影视作品版权交易费用走高,交易总量逐步攀升,版权开发的价值链条日渐成型,其影响力已达北美、日韩等国,这都表明我国广播影视版权交易正日趋成熟。虽然形势不错,但国内一版多卖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让业内人士心生焦虑。按照行规,版权交易是保密的,正是因为信息的不畅,而给了一些不良的版权贸易单位以可乘之机。
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应该多一些,互通信息,才能避免损失。上当受骗过的企业,也应把不良版权商告上法庭,或者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在相关公众媒体公布不良版权商的名单,让不良版权商接受舆论的谴责。
加强行业自律 纯洁音像发行企业
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另一个方面来自音像行业内部,一些小企业和一些证照不全的单位为了利益,利用音像行业不成熟所留下的空隙,经常在产品封面、内容简介、作品名称、演员表上做文章,甚至用挂版、套版等违规行为牟取私利。
正版音像公司对这些公司的行为深恶痛绝。上述企业虽然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但却靠廉价扰乱了市场,欺骗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对国内音像产品的信心,从而干扰了音像市场的正常运作。
正版企业应该在商会等行业组织的带领下,依靠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联合各地的正版分销商,对这类行为予以举报、遏制,纯洁民族音像产业的队伍。只有这样,音像行业才能真正的步上正轨,才能使我们的音像产业做大做强。
企业联合起来 纯洁各级代理商
今天的音像制品分销仍然是代理制。代理制的好处是竞争,提高单部产品的征订数量。而经历了市场数年的发展之后,代理制似乎已经失去了其积极意义,反而成为音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道坎。分销渠道的有效性、分销渠道的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一致,导致了这场改革的缓慢。
今年以前,分销商一直是发行企业的贵宾,在音像企业面前呼风唤雨。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发育期,音像企业在开发产品的同时,无力顾及市场开发,只好听命于经销商的指手画脚。而如今经销商因为市场的成熟和娱乐方式的增多,在面临市场饱和状态的情况下,为了获得代理权而与发行企业玩起了数字游戏。订一万套,可能退货九千套;答应月中结款,可能月底才能结算清楚,凡此种种,使音像企业处于被动。更使发行企业气愤的是,某些经销商手下的业务主管竟然向发行企业索要回扣,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笔者认为,面对代理制的缺陷,经销商应从市场考虑,诚信、科学经营。众音像企业应联合起来,纠正赖账、报数瞎扯退货严重、串货扰乱市场、索要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把行为恶劣者公布出来,各音像发行企业都停止供货,维护众多分销商的共同利益。
上一篇: 西安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古都 |
下一篇: 回顾2005:关于文化的十大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