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8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向观众展出
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面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2·13-----秦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8月10 日至8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向观众展出。展览所有展品都是历年来从海内外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和实物,80%以上为首次公展。不少珍贵图片和文物是近年来从美国、英国等国征集到的。如美国约翰·马吉牧师当年拍摄日军暴行时使用的摄像机、4卷电影胶片,展览特地在主展厅播放了其中7分钟拍摄内容。此外,日本友好人士松冈环女士特地为展览送来了十余件在日本收集到的南京大屠杀证物,包括日均老兵的战地日记、从南京地区掠夺走的“福禄鸳鸯”苏绣画等。本次展览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展线长700多米,通过600余张历史图片、753件文物和史料铁证如山,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展览突出了三个重点,即“12·13”表示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从1937年12月13日起;“300000”表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人数为300000人以上;“和平发展”体现了展览目的。这次展览内容包括“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内的暴行”、“历史的记录”、“历史的审判”、“历史的见证”、“历史的启迪”七个部分。
背景介绍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万人。南京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几乎所有商店被抢掠一空。
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坐落在南京市江东门,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改馆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已成为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配合国家开展民间外交及国际和平友好交流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