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努力塑造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形象
发布时间:2005-08-16 10:13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5-08-16
为落实刘云山同志的指示精神,推动现代题材戏剧创作,尤其是以先进共产党员、模范人物为主要形象的戏剧创作,7月14日,中宣部文艺局、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举行“塑造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戏剧作品座谈会”。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志今、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汤恒、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蔺永钧、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董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在京及部分各地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部队、河南、安徽、内蒙等地的30多位编剧、导演、演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围绕“展示先进事迹、讴歌高尚品质,生动塑造共产党员的艺术形象”为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话剧《黄土谣》、《我在天堂等你》、《回家》,豫剧《村官李天成》,话剧《农机站长》、《春打六九头》、《牛玉儒》,黄梅戏《知心村官》的主创代表介绍了以上剧目创作情况。大家一致认为,这几部作品虽然是题材各异,风格不同,甚至水平也参差不齐,但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使人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一、这些剧目较成功地将真实的生活人物、先进事迹转化为生动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以前不同,这些作品都注重选择和创造为观众欢迎的艺术手段,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剧目的艺术性,创造生动的舞台形象,为塑造人物服务。这些作品用流动性的戏剧舞台语汇,多空间、多支点地展示人物的心理和营造戏剧环境,做到了让观众在欣赏中思考生活,贴近人物,获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审美满足。一些戏曲作品中也抛弃了以往这类题材“话剧加唱”的弊病,运用戏曲手法,开掘人物情感和戏剧情节的空间。这些艺术上的创造,增强了剧目的艺术含量,为欣赏、体味先进人物的精神和内心世界,架起了一座艺术的桥梁。好看、耐看成为这些作品吸引人、易于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作品要靠有血有肉的人物支撑,靠艺术审美的内在张力和典型形象的性格魅力打动受众。英雄成其为英雄,当然有非同寻常的英雄业绩,但英雄生活在大众之中,也有普通人同的喜怒哀乐,刻意避开他们作为普通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生活感受,英雄就会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反倒容易造成他们与大众的心理距离。只有真实而又深刻地再现英雄在平凡生活中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复杂人生历程,刻画出他们生动鲜明的独特个性,英雄形象才会真正的让人感到可亲、可爱、可敬、可学,这样的艺术典型才能立得起、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二、经过演出实践检验,这些作品有人气,有市场,深受群众喜爱。当前出现的这几台戏,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和热情欢迎。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舞台剧喜闻乐见?专家们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剧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紧紧扣准时代脉搏,把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心里的共产党人,有血有肉地、有强烈感动与艺术冲击力地呈现在戏剧舞台上。这几部舞台剧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就是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先进人物的精神世界,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每个人面对自己人生道路、面对一切阻力与困难所具有的那种奋斗精神;真实地反映了他们与最普通的老百姓联系中所具有的真诚、善良、亲切和同情的精神;在与恶势力搏斗时那种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和勇于牺牲的精神。这几部舞台剧正是因为恪守了反映生活本质真实的创作原则,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血肉丰满、有声有情、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艺术形象。三、这些作品表现崇高,讴歌“大我”,创作观念积极向上,思想性很强。在创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自觉不自觉的设立了很多界限,人物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等等。专家以为,主观愿望对于主要人物的求全的愿望,和观众对人物所期望和认同常常是背道而驰的。为了人物和情节的真实可信,我们需要能够按照人物的行为逻辑和情节需要安排细节,而不要苛求“高、大、全”,而努力创造戏剧的诗境、意境。鲜活、饱满诗境、意境必然来自火热的生活和生活中真实、可爱、可敬的英雄、先进人物。戏剧创作应当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积极而敏锐地反映当前的新生活、新景象,深入地捕捉和开掘新的材料,理应成为我们戏剧创作的主流。主流戏剧需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需要努力探索艺术创新,以创造性的切入角度、视觉呈现和语言阅述塑造有血有肉的新人形象,来吸引、感动和鼓舞观众。社会需要“当代英雄”,需要主流戏剧,需要这些正义的,被人们敬重,能带领社会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人。《我在天堂等你》的编剧引述同名小说作者的话说:“我想说的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我都敬重那些有着坚定信仰,并为之付出毕生努力的人,敬重那些始终如一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敬重那些重情重义重责任重生命质量的人,敬重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而终生行走的人。”与会的专家指出,当今生活中弥漫着一种拜金主义、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的气息,漂浮在我们周边确有一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至我们的精神灵魂,时常会处在一种失重、徘徊的状态之中。正是这些闪烁着崇高美学光辉的作品,为观众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定力”,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朝着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这些剧目着力塑造的优秀共产党员,其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本身就有着动人心魄、令人崇敬的独特魅力。这里面有党的高级干部,也有农村基层支书;有革命几十年的老同志,也有新一代青年干部,他们大都直接以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而创作的。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形象平凡中见崇高,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具有激动人心、净化心灵的认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