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论统一战线
发布时间:2006-02-22 16:53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6-02-22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这是与“以党治国”完全相反的政策。——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4月15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2页。
在统一战线中保持党的领导,这是很对的,但是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呢?首先,要坚决地执行由我党提出的为人民政协所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每一项法令、文告。其次,要善于团结党外人士去实现共同纲领和执行法令。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熟悉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不懂得运用这些武器去团结和教育人民同敌人作斗争,那末不仅说不上什么领导,而且还会做出违反共同纲领和政策的事情,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使自己完全居于无理和被动的地位。今天的不幸情况,恰恰是有些共产党员不学习不运用共同纲领。党外人士把共同纲领背得烂熟,在讨论工作和政策时,能够引经据典,充分说理。而我们的一些共产党员却往往瞠目不知所对,有的甚至最后拿出蛮不讲理的本事来。试问,这还说得上领导吗?第三,共产党员除了应成为执行共同纲领和遵守法纪的模范之外,还需要具有纯正的作风,就是要有不怕麻烦、谦逊朴素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要有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计其他的工作态度。——邓小平:《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1950年6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56—157页。
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98页。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41—342页。
统战工作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部分,是要贯彻到底的。这不是为了安定人心,而是真的。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统一战线加强对民主人士、民主党派的教育,团结他们一道走进社会主义社会。在实现社会主义以后,资产阶级没有了,但社会上还有不同的阶层存在,这里面绝大部分是我们的朋友,还有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只要有敌人,有朋友,就得团结朋友,孤立和打击敌人,就还得有统战工作。因此,统战工作一直要做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邓小平:《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1951年3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7页。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促进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邓小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203页。
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方面,我们党有“左”的经验也有右的经验。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当然是动摇的,但是要利用它的积极的一面,要有团结有斗争。什么情况下以团结为主,什么情况下以斗争为主,这是不能硬性规定的,是一个灵活运用的问题,要根据对本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具体分析来确定。——邓小平:《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1965年6月、12月),《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43页。
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要发扬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传统,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继续进行思想改造的工作,帮助各方面的人士和群众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共同基础上不断增强团结,取得新的进步。——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87页。
我们常常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如果没有政策和策略,党的路线就是空的。正确的路线一定要用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来保证。全党同志都要学好党的政策和策略,这样,我们才会无比的强大,谁也不能战胜我们。——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1948年4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07页。
制定正确的纲领和政策,要对本国的具体实际作深入的了解。——邓小平:《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1965年6月14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43页。
——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长期性
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人民。凡是可以团结、可以争取使其中立的,都要加以团结、加以争取,这也就是孤立了敌人。——邓小平:《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1951年3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7页。
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具体运用,它的本质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即使是中立一时、将来还可能反对我们的人,我们也要使其中立。这样就能把可以争取的人都争取过来,缩小敌人的圈子,以便打倒主要的敌人。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往往存门户之见,使党变成狭小的圈子,变成狭隘的宗派,从而丧失了领导作用。有些同志从个人而不是从全局考虑问题,怕自己吃不开,因而对于统一战线发生抵触。有的同志以老资格自居,认为反正你不是共产党员,不让人家有职有权,非要人家服从自己不可。有的同志认为战争胜利了,不要别人也行了。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统一战线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如果在共产党员中不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工作将受到很大的损失。——邓小平:《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1950年6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55—156页。
有些同志不重视民主人士、民主党派,就在于他们误认为统战工作只是分化敌对营垒,而不了解统一战线有两面,一面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这是主要的;另一面才是分化敌人,使敌人营垒中一部分人转到人民方面来。这些同志没有看到统战工作的这两面,所以不重视团结民主人士、民主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民,没有远大的眼光。——邓小平:《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1951年3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7页。
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爱国者的联盟》(1979年9月1日),《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58—159页。
统一战线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毛主席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统一战线问题,一个是武装斗争问题,一个是党的建设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上发生错误,都会使革命遭受失败。这就是说,如果仗打得好,党也很团结,但统一战线搞不好,革命也要失败。中国革命之所以胜利,是三个问题都解决得好。但是,是否在革命战争胜利后就可以抛弃统一战线呢?不能够的。过去需要统一战线,今后同样需要,不仅需要,而且还要进一步巩固。如果抛弃了统一战线,革命还要遭受失败。——邓小平:《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1950年6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55页。
我们说,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加强,为什么要加强?首先就要把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原则性弄清楚。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打仗也是这样,先要解决为什么打的问题以及联合谁打击谁的问题。目前重视统战工作的同志还是少数,多数同志没有真正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原则性。我们西南的许多干部做了统战工作,也是有成绩的,但不少同志做统战工作并不是自觉的,而是被动的。去年二三月后,到处闹土匪,物价波动,我们的部队和地方的干部,到处找开明士绅、工商界及其他方面的人士,要求人家支持剿匪、征粮,这也是做了统战工作。土匪一肃清,公粮一征完,这种工作就不去做了,或者做得不多了。为什么要团结更多的人一块来剿匪、来征粮呢?这里反映了一个事实,在困难的时候需要他们一起来做工作,说明这些人是不可少的。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争取了一切可能争取的朋友,孤立了敌人。——邓小平:《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1951年3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4—185页。
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邓小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