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和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曹国庆共同为展览开幕剪彩 2006年2月2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江西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商代江南——新干大洋洲考古发现精品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3号展厅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董琦主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曹国庆、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周志强、江西省文物局局长孙家骅、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彭明瀚、江西省考古所所长樊昌生等领导和著名专家耿宝昌、杜迺松、胡继高先生一起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周志强和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曹国庆先后致辞,对展览开幕表示祝贺。开幕式最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和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曹国庆共同为展览开幕剪彩。此次展览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现与探索,主要介绍发掘情况及十几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来源与融合,主要展现出土器物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铸铜与琢玉,主要介绍遗物所表现出的工艺特点及江西地区铸铜与琢玉的传统;第四部分,造型与纹饰,主要展示出土器物的装饰技艺及其所反映的审美情趣。展出文物179件(组),其中青铜器有135件。这个展览不仅可以使您领略到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文物的精美造型与纹饰,同时也是一座学习青铜器知识的大课堂。新干大洋洲的出土文物总数有1300余件,主要是铜器、玉器和陶器。475件青铜器铸造精美,特色鲜明,堪称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这批青铜器有些器物造型、纹饰、风格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相同或相似,如柱足圆腹鼎、方卣、扁夔足鼎;有些器物基本造型、结构与中原器物类似,但多少带有地方特色,如大方鼎、扁虎足鼎、大甗等;有些器物完全是地方特色,如折肩鬲、镈、铙等。凡多少带有地方特色或完全是地方特色的青铜器,应当是本地生产的。这些本地生产的青铜器上装饰有浓厚地方气息的燕尾纹、编织纹、变体兽面纹、阴刻云雷纹和立体圆雕虎等动物形象。从造型与纹饰特点分析,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以本地生产的数量为多。273件青铜兵器,有着显著的地方特点。犁、臿、耒、耜、铲、镰等青铜农具的集中出土,更是同时期其他青铜文化少见,成为这一地区青铜文明的显著特色。从这一地区诸多商代遗址发现的大量石范、铜渣、木炭及炼炉遗迹可以判断,殷商时期,在赣江—鄱阳湖地区有着先进的青铜冶铸业。新干出土的青铜器,有些大型器物是先分铸部件然后再合铸而成的,显示其高超水平的铸造技术。
吴城文化分布范围内的江西铜岭商周铜矿遗址,开采始于商代中期。既有露天开采遗迹,又有地下开采系统,采矿与冶炼在同一地带进行。它的发现,为揭示江西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新干大洋洲还出土了754颗玉器和139件陶器。玉器中有礼器、仪仗及装饰品等,陶器中有20%的釉陶和原始瓷器。研究这批玉器和陶器的特点,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吴城文化的历史底蕴。现代地质资料表明,江西铜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非常丰富,产地多,规模大,类型齐全,矿量集中,已探明铜矿储量居全国之首,约占总储量1/3。科学检测证明,中原有相当一部分青铜制品原料来源于长江中游的湖北铜绿山、江西铜岭等古矿,这一地区成为商代青铜制品原料供给中心之一。正是这种铜矿原料的供求关系,吴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原殷商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吸收了中原青铜文化的诸多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吴城文化是在中原青铜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次生青铜文明。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这是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又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向人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商代青铜文化源于中原,当时广袤的江南地区尚属荒蛮之地。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期赣江中游樟树市吴城商代遗址的发现,撩开了“南蛮之地”的神秘面纱。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感叹道:“殷墟文化过长江,江南又一春”。而1989年距离吴城遗址20公里远的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三千多年前赣鄱大地先进文化的芳香扑面而来,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原商代文化的气息,又能体会到浓烈土著文化的味道。新干县(旧名新淦)是江西省中部的一座古县,始建于秦,为江西省最早设置的县之一,位于鄱阳湖的干流赣江中游的东岸。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所在的涝背沙丘是赣江古河道,属于新干县大洋洲乡程家村,距离西面的赣江仅1公里。在其东南面5公里处是牛头城商周遗址,向西越过赣江约20公里处就是著名的吴城商代遗址。由于这里在历史上未曾形成过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加上中原地区中心论的正统史观的影响,汉代以前的江西历史,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历史,在典籍和文献中,只有“荒蛮腹地”四个字。随着江西省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1973年吴城商代遗址发掘以来的30余年间,在江西全省各地发现了遗址二百多处。其中樟树吴城遗址、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发掘更是确立了吴城文化在考古学界的地位。尤其是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发掘为这一商代文化遗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是中国南方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赣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认识,而且对南方和整个商代文明都提出了种种发人深思的新问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大考古发现系列展的第一个展览。新干大洋洲遗存曾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展示了长江以南地区存在的规模宏大的青铜文明,同时也开启了一座三千多年前的艺术宝库。将新干大洋洲文物中的精品呈现给观众,是我们多年以来的愿望。承蒙江西省文化厅和江西省博物馆的大力帮助,我们这一愿望终于在2006年的早春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