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文化工作者队伍中,活跃着一支生力军——文化系统女文化工作者。在文化事业不同的岗位上,广大女文化工作者展示着各自的风采。值此2006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文化部直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为宣传优秀的妇女文化工作者的先进事进,弘扬她们的奋斗精神,特举办《文化部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事迹展览》。展览向大家展示文化系统女职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精神风貌。希望展览能更进一步激发文化战线的广大女职工,在今后事业发展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促进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将文化系统女职工的光与热,贡献给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p->
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是负责接待国内外观众,为观众参观提供服务的开放部门,女同志占64%。社教部是开放部门,承担着对观众接待、讲解等工作,博物馆全年向社会开放,社教部一线人员就要全年为观众服务。遇到紧急任务,无论个人事务多重,大家都以工作为重,立刻赶到工作岗位,从无怨言,充分表现了社教部女同志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共接待观众65万人次(非典期间闭馆);2004年我馆的展览和观众参观人数大幅度增加,共接待观众210万人次;2005年接待观众250余万人次。 2004年5月1日起,对由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含职高、中专、技校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这一举措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2004年底共接待青少年观众50余万人次。为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在展览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在国家一级媒体上发布各类消息243次;2004年增加至639次;2005年发布各类消息487次。社会教育部还在志愿服务、为展览拍摄专题片、开展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国家博物馆社教部荣获2004年文化部“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
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一个由女同志组成的优秀团队,面临着越加沉重的工作压力,但她们爱岗敬业,严谨认真,克服困难,不仅保证了善本藏品在阅览过程中未出现丝毫差错,也给读者提供了满意的服务。这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对馆藏资源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既能解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又能尽量减少善本书原件的提阅,保证了国家珍贵文物的绝对安全。她们工作耐心,虚心听取读者对服务工作的建议,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她们为许多国内外领导和来宾活动展示善本特藏精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她们为党政军服务项目——中宣部“永远的丰碑”节目拍摄、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市各级项目课题服务数十项。工作中,她们真诚友爱,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共建优秀团队。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荣获2005年全国城镇妇女“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光荣称号。
中国京剧院计划财务处
中国京剧院计划财务部由清一色女同胞组成,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积极向上的团队和温馨友爱之家。长期以来,计划财务部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完成了中国京剧院的财务管理和各项具体财务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努力加强剧院的经济管理,多方筹措、调配资金,在保障日常支出的原则下,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使剧院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计划财务部还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基础工作,注重每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处里的每个人都能妥善处理家庭、工作、学习三者关系,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工作之余,大家还积极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或比赛,并连续几年在比赛中获奖。这个温馨友爱之家,处处充满真情,大家既团结紧张又充满了关爱和体贴,诚挚友爱的真情紧紧联系着这个整体。2005年荣获文化部《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中国文物研究所财务处
中国文物研究所财务处由3名女职工组成,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处里的同志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扬。财务处也从2001年起,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被文物研究所提名为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英雄集体》。财务处出色完成了文物保护维修设计和指导施工项目400多项、各类文物保护项目300余项、国家级文物保护科技课题项目20余项、国家出土文献研究项目20多项资金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求真务实,发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广大职工的好评。2005年文化部授予《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信息部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信息部,是一支由6位年轻女同志组成的精干队伍,其中大部分是中共党员。她们在部门经理姚志华的带领下,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中法文化年”艰巨任务,为祖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贡献。2003年至今,信息部在中法文化年活动举办的两年中,承担起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开幕、闭幕的大型活动,以及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年”开幕展览的重任。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信息部的六员干将,以敬业态度、惊人的效率和完美的配合,保证了“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成功举行。2004年7月,“中国文化年”的重点项目、“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在巴黎杜伊勒里公园举办。这是中国当代雕塑作品第一次在法国巴黎中心地带展出,这支女子团队,以纤弱的臂膀,克服了重重困难,扛起整个展览艰苦的前期准备工作。2004年10月,“法国时尚100年”作为法国文化年的开幕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该展览时间紧而任务重、规模大而意义深远,在接到承办该展的任务后,做到了前期筹站工作忙而不乱、布展设计大胆创新、保护措施严格安全、布展工作紧张有序、运输工作优质高效,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坚韧的毅力、为祖国争光的使命感、热情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从接到任务至展览开幕仅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授予的“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故宫博物院宣教部讲解组
参观导引组作为故宫博物院宣教部的重要部门,主要职能是承担各国元首、政府官员、国内外贵宾、文化交流团体及大中小学生来院参观的接待讲解工作。多年来,参观导引组的同志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以故宫人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常年坚持在第一线上。每年接待五万多人次,旺季讲解员经常超负荷工作,每次达两个小时,讲解工作都是在户外,全组人员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能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一次讲解任务,受到各界的好评。先后被北京市、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连续被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的称号,文化部“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单图■1110■
中国国家博物馆蜡像馆杨燕
杨燕,中共党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蜡像馆项目主持人、处长;副研究馆员。自担任“中国蜡像馆”展览项目主持人以来,刻苦钻研业务,勤奋敬业,带领筹建工作者组织艺术家开创性地建立起中国蜡像艺术品牌,使“中国蜡像馆”受到百万观众的好评。杨燕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策划出难度较大的蜡像展览馆指导思想、大纲、陈列原则和陈列内容方案,发表了《欧洲蜡像馆初探》、《超级写实主义的陈列展示效果》、《中国蜡像馆的陈列展示艺术》等。并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组织著名雕塑艺术家与蜡像艺术家进行共同创作的尝试,优势互补,使八十年代末起步的中国蜡像艺术,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了发展二百年的欧洲蜡像艺术。她爱岗敬业,在工作最忙时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有时一天工作14、15个小时。在家庭负担重、个人身体与工作重任发生矛盾时,以事业为重,不顾个人困难,以惊人的工作速度,仅用了9个月时间完成了蜡像馆初步筹建工作。在共和国55周年之际正式对观众开放,赢得观众的赞扬,使蜡像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达到国家博物馆较好的状态。2005年荣获文化部“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国家图书馆刘海滨
■单图■1110■ 刘海滨,国家图书馆参考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作为公民终身教育和学习的文化机构,以向社会公民提供知识服务为己任,并承担着为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为重点科研生产单位和广大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的任务。刘海滨同志就是该馆服务、奉献于读者的一位优秀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自1998年以来,连续7年与同事们一道为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参政、议政,提案、议案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其参与完成的《中国核政策与和法规》、《欧洲各国、美国、俄国等国核政策和法规》、《国内外的核应急要求和法规》及《国内外军民用核设施的安全要求》等咨询,得到“两会”代表的充分好评。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之时,她与组内同事临危授命,接受中日友好医院有关SARS 中医防治课题研究小组的委托,并及时将所查相关文献提供给医学研究专家,为从中医领域对SARS疾病的防范和治疗辅以文献支撑和佐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她以读者需求为第一,为了读者,她可以牺牲休息时间,忘我工作。她积极主动地向科组同事传授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新同志进行传帮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2005年荣获文化部“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外联局(港澳台司)张凤杰
■单图■1111■ 张凤杰,中共党员,现任外联局(港澳台司)党办主任、纪委副书记(专职)、工会主席。张凤杰同志作为局(司)党办主任、工会主席,为人正直,待人热情,工作干练。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她二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迹,处处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工会干部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的朴素情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展示了当代工会干部的特有风范,赢得了局(司)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敬佩和高度评价。她三次被评为外联局(港澳台司)优秀公务员。始终努力实践着共产党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2005年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p->
中国京剧院刘彤
■单图■1111■ 刘彤,中共党员。刘彤以北京戏曲学校京剧表演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京剧院任京剧演员,在多个岗位上工作,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因而使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全体同志的一致好评。1995年她被选举为中国京剧院首届工会副主席,并兼任文化部工会副主席、工会经审主任工作;1998年,任京剧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多个工作岗位使刘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京剧院工会多次被文化部评为“先进基层工会”和“优秀党务干部”,并被京剧院连续评为“优秀员工”,提前晋升工资。2002年任中国京剧院三团副团长,凭借着对工作的执著和认真,对团员的信任与真诚,和其他干部一起克服了“非典”以及其他突如其来的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领导和剧院领导交给的各项演出工作任务。在她的严格要求和率先垂范下,三团的整体工作和党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三团党支部被文化部评为2005年度《先进基层党支部》,刘彤荣获文化部2005年《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p->
中国京剧院邓敏
■单图■1112■ 邓敏,民建党党员。现任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邓敏1994年调入中国京剧院青年团以来,刻苦提高京剧表演艺术水平,曾多次获国家级京剧表演奖项。在中国第七届艺术节邓敏还获得了“最佳表演奖”,并荣列“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榜首。2004年任剧院一团团长。她作为领衔主演,并没有因走上领导岗位而放弃有效的、繁重的演出任务。几年来,她带领全团演职员工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努力提高演出质量,送戏进校园、厂矿、渔村、乡镇等,由邓敏领衔主演的《杨门女将》、《图兰朵》、《穆桂英》、《凤还巢》、《红鬃烈马》、《大、探、二》等剧目,在广大观众中赢得好评。在邓敏的带领下,京剧院一团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她本人也在领导岗位上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前不久,为了促进全团工作更大的发展,她将自己部分收入建立了“邓敏基金”,以奖励表现突出的青年演员。邓敏爱岗敬业,廉洁清正,为中国的京剧艺术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京剧界传为佳话。2005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中央芭蕾舞团张剑
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
■单图■1113■ 方李莉,中共预备党员,民盟成员,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研究所录取为博士后,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艺术人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李莉同志承担了国家两项重点科研项目——《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西北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总负责人工作,显示其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方李莉同志不仅是一个学科带头人,还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学术活力和学术魅力的学者。近年来不仅领导大批专家学者做课题,为研究生上课,还经常深入到西部最偏远的地方做田野考察,为获得第一手学术资料,她常常是在最闭塞的农村、最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庄或寨子里和农民们同吃同住,为此他已连续多年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深入乡间。近年来,她还撰写了《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等7部专著;《血脉的传承》、《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等50余篇论文,这些专著和论文在学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利益、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荣获文化部“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06年荣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 <-p->
中国芭蕾舞团赵汝衡
■单图■1113■
故宫博物院郭黎明
郭黎明是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处长。开放管理处是故宫博物院一线窗口部门,担负着开放路线的安全保卫、文明服务和卫生保洁工作。全处有300多名职工,岗位分散、环境艰苦、摊子大、责任重。多年来,她以身作则,坚持每天都到各个岗位巡查,了解情况,现场办公,以实际行动带动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优良的参观环境,保证了安全开放;她重视管理,结合工作和职工思想实际建章立制,坚持制度与责任、制度与任务、制度与利益挂钩,收到了良好效果,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她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同志,关心职工,发挥班子作用积极改善职工工作条件,想方设法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受到大家的爱戴和好评;她所领导的这支队伍在2005年连续被故宫博物院、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全国总工会评为“建功立业在故宫工作竞赛先进集体”, “文化部优秀党支部”, “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她本人被文化部评为“巾帼建功标兵”。
结束语
展览至此全部结束。从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和一行行鲜明的文字中,文化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的模范事迹将给人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愿这些先进事迹能激励战斗在文化战线的所有同志,给大家以滋养与启迪。使文化系统的同志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最后,感谢文化部党组以及对本次展览予以关心、支持与帮助的所有领导和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