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中国交响乐团将举办“团庆系列音乐会(5)‘情系管弦’――向乐团老音乐家致敬”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
发布时间:2006-06-13 14:57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6-06-13
2006年6月17日,中国交响乐团将在北京音乐厅举办“团庆系列音乐会(5)‘情系管弦’――向乐团老音乐家致敬”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由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的谭利华担任指挥。谭利华是活跃于当今乐坛上的优秀中国指挥家,曾应邀指挥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美国法都威交响乐团、纽约青年交响乐团、德国特利尔交响乐团、德国国际爱乐乐团、法国戛纳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国家广播乐团、澳大利亚国家青年交响乐团(AYO)、以色列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墨西哥蒙特雷UANL交响乐团、巴拿马国家交响乐团、波哥达爱乐乐团和韩国汉城交响乐团等国外著名交响乐团,以及中央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等国内优秀乐团。特别是在2000年—2001年音乐季,谭利华还担任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专场音乐会将首次演出盛礼洪创作的舞蹈组曲《鹤》选段。舞蹈组曲《鹤》是作曲家盛礼洪2003年创作。组曲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偷猎破坏了保护区的安宁。为了找回、救助受惊的幼鹤,女主人公四处奔走,在黑夜中不幸跌落徒涨的河中,瞬间被汹涌的洪水吞没!暴风雨过去,鹤群重又飞翔,人们深情地哀念牺牲的女主人公。组曲分为:一、引子、晨曲;二、圆舞曲——飞翔;三、慢板——女主人公与鹤;四、场景——偷猎、惊愕;五、变奏——女主人公之牺牲;六尾声——哀念。金湘创作的大管协奏曲是第一次推向北京音乐舞台。作曲家金湘的幼年同窗好友前中央乐团大管首席刘奇担当大管独奏。大管协奏曲《幻》Op.36是作曲家金湘,于1983年8月创作。“是在刚获政治上‘平反’之后不久,应在南京国立音乐院幼年班的同窗好友,中央乐团首席大管,著名大管演奏家刘奇先生之约而作。俩人在少年(1947年)同时走上人生音乐之路,历经无数风波与坎坷,而终未放弃这童年最初的选择,如今劫后余生,中年相逢,弹指一挥四十年,感慨万千!遂提笔写下此曲。但由于种种原因,除最初曾以钢琴伴奏录制一个音响资料之外,就一直‘束之高阁’二十年!光阴如梭,人生如梦,谁知当我俩都已进入老年,机会来了!——承蒙‘国交’关峡团长之邀,此曲得以在‘国交’五十周年团庆音乐会上正式‘世界首演’,幸甚!真是:音旅人生,少年苦读,同窗手足情意深;劫后余生,中年相逢,一曲《幻》音融心声;夕阳互勉,老骥伏枥,挥洒人间舞乾坤。此次演出版本,系在83年版本基础上作适度修正,并写作全部乐队总谱。为尊重历史,故称1983年8月稿为‘初稿’;2006年1月稿为‘定稿’。” (作者2006年5月 北京) <-p-> 音乐会将上演李序创作的交响套曲《龙魂》第一交响曲《英雄篇》。李序系列交响曲由四部交响曲组成:第一交响曲《英雄篇》,第二交响曲《忠魂篇》,第三交响曲《思痛篇》,第四交响曲《振兴篇》。近百年来,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先烈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改变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一交响曲《英雄篇》(作于1958年)表现的就是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觉醒、抗争、奋起、腾飞的种种历史场景。乐曲力图描述炎黄子孙为自身解放所进行的长期斗争,把民族英雄的“群像”展现在听众面前。全曲四个乐章:1.星火燎原 2.前仆后继 3.烈士墓前 4.江山多娇同时演出的曲目还有邓宗安、杨牧云、张孔凡创作的《穆桂英挂帅》。交响诗《穆桂英挂帅》由前中央乐团邓宗安、刘玉宝、张孔凡、杨牧云四位音乐家集体创作于1960年,1960年4月由张孔繁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于广州中山堂首演,1962年录制了唱片。此曲是我国第一部以京剧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交响乐作品。演出所用乐谱是邓宗安先生于1992年重新整理的版本。乐曲根据传统戏曲《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以京剧音乐为基本素材创作而成。乐曲生动地讲述了古代女英雄穆桂英奋勇当先、挂帅抗敌、保家卫国的历史故事。全曲共分四段:一、引子——天波府忆往事描写老年的穆桂英对往年战斗生涯的回忆。气势雄伟的引子之后,由三支小号营造出武戏开场、铁马金戈的气氛,低沉的京剧锣鼓引出由小提琴演奏的西皮导板唱腔,表现穆桂英复杂、激动的心情,随后正式进入穆桂英主题。战斗回忆逐渐清晰起来,在激战中乐队推向高潮,穆桂英主题在高潮中以胜利的姿态再现,好像当年大破天门、威风凛凛的形象。此后,音乐回到现实,在第一小提琴孤独的吟咏中结束。二、辽兵入寇突然的强和弦后,京剧锣鼓“疾疾风”敲响了,军情十万火急。辽兵的主题素材采自黑头唱腔,骄横的铜管表现铁蹄纵横、烧杀抢掠的残暴形象。音乐在极度紧张中骤然而止,犹如山河破碎一片凄凉。后转入以“高拨子”为素材的一段紧拉慢唱式的音乐,表现人民从血泊中奋起。三、挂帅节奏较自由,描写穆桂英经过激烈的内心冲突,毅然决心挺身而起,两声清脆的板鼓,穆桂英作出了统兵抗敌的抉择。这段音乐的立意是根据豫剧唱腔的名句“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召示全曲的主导思想。四、出征在这一段里引子、号角、人民痛苦和复仇主题都一一再现,乐曲描绘了战鼓声声、旌旗蔽天,穆桂英率领抗敌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战场的壮观场面。 2006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