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 统一思想 建设队伍 繁荣文化
——部团委举办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
8月27日,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开班仪式在部机关举行。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吉,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安令裕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沙勒塔娜提同志出席了会议,来自部机关、直属单位和国家文物局机关、直属单位的39名团干部参加了开班仪式并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部团委书记诸葛燕喃主持。会上,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吉从当前中国文化工作的形势、特点和前景入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我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的现状,以及它在国内外所发挥的独特魅力。他希望,面对如此好的形势、时期和发展机遇,全体成员青年文化工作者要勇于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和责任,增强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提高共青团干部的政治意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共青团工作。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成长成材的广阔的舞台。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安令裕以共青团的队伍和事业为主线,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感触,详细阐述了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意义与作用。他指出团干部应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补台意识、珍惜意识、创新意识,要加强学习,积极探索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规律与方法,创新工作手段与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发展,为繁荣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产业,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部团委书记诸葛燕喃同志向大家明确了团干部学习班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她指出,此次学习班以理论武装、互相学习、开阔视野、建设队伍为目的,希望全体团干部在学习中统一思想、加强建设、丰富知识、增进友谊。同时,借此机会与当地青年文化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共青团工作,更好地从事文化业务工作奠定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此次学习班以“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实践与创新”为主题,紧密围绕文化部和共青团的中心工作,针对文化部系统团干部的特点,以“放松身心、活跃思想”为形式,精心安排了课程。学习内容包括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和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感受和体味传统文化、与当地青年文化工作者交流与座谈、参观沂蒙山革命老区、进行文化调研与实践等五部分。此次学习班部直属机关党委领导非常重视,三位党委领导亲自出席开班仪式,深刻表达了对共青团干部所寄予的殷切期望以及无私关爱。团干部撰写了充满现实与前瞻意义的论文,以“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实践与创新”为主题,畅谈了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设想、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提供了宝贵财富,部团委将文章结集成册,印制了完整的学习材料和详细的日程。此次学习班得到文化部办公厅、机关服务局、山东省文化厅以及济南市文化局、泰安市文化局、曲阜市文物局、临沂市文化局等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
叹圣贤之神魄 感文化之风韵
——访历史文化名城的心灵启示
2007年8月28日,对文化部团干部学习班的每一位成员来讲是具有里程碑价值意义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不仅是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在山东省境内的第一天,也是我们领略与感触历史文明古城、圣人孔子诞生之地——曲阜文化神韵的一天。 叹圣贤之神魄 感文化之风韵——访历史文化名城的心灵启示
探寻革命圣地 学习沂蒙精神--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临沂行
领略泰安雾雨圣境 交流团务工作经验--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泰安行
泉城咏盛世 动车载欢歌--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济南行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靠沂蒙,南临淮海,西与兖州接壤,北依泰山。优势的地理位置造就出鲁中这一块神圣的风水宝地,浓郁的东方儒学文化赋予曲阜“和为贵”的绅士处世与神秘的历史色彩。说曲阜是中国的文化旅游重地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在全民提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只区区这个鲁中小城镇就具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12处。而我们团干部今天参观学习之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则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踏入古柏森森,青砖延绵,黄檐雕梁的三孔圣地,感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礼尚之道,在幽深的甬道和苍柏中我们悄然走近这位东方哲人,一同荡步齐肩,时而窃窃私语,时而侃侃而谈。传统与现代的文思撞击之下错落起伏、迂回跌宕,不自禁叹服起儒学文化的无穷曼妙与顽强生命力。文化有古今中西之分,亦有精华糟粕之别。团干们参观三孔目的不只是游历名胜,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考察中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学会分析与收获。三孔的庙府碑刻,浮雕额匾,渗透映衬的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它让我们不禁慨叹儒学的魅力何以如此?在二十一世纪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青年一代又该如何看待儒家学说?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民族文化上的主导优势,它是一部发展的历史,一门具有生命力的学问。它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强调“ 仁、礼、和”之道,及“仁政”的治国理念,虽古老,但其所表述的“道”是永恒的,永不落伍的。圣人孔子创立儒家文化,不是让后人唯命是从,循规蹈矩的。文化要继承,但同时也需要创新。没有继承,就无法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不会发展,社会也不会进步。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文化事业正在成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要素,因此儒学也必须适应变化,必须发展和创新。也许只有沿袭儒学中关于道德规范和道德义理方面的阐释,用现代语言诠释儒学经典,择其精华,古为今用,才能真正扩大儒学在我们年轻一代思想中的影响,更有效地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文化复兴事业而奉献心力。三孔参观结束,已是夜幕,一场盛大的“杏坛圣梦”在杏坛广场辉煌登场,恢宏的舞台气势,庞大的演员阵容,不仅令我们叹为观止。曲阜市政府每年投入百万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这场盛大的演出。地方政府作出这样的举措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地域文化宣传意识和文化产业先前意识。在当代信息社会里,很少有人能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命运会如此紧密地联系甚至取决于文化资源和文化开创意识。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文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意义。以旅游业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想法和说法已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曲阜政府这样的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以无形的文化产业来宣传带动有形的文化产业,以非营利的文化艺术事业支持扩展市场条件下的营利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从事文化事业的同仁们借鉴和学习吗?我们坚信鲁中胜地——孔子圣乡——曲阜正在以其独特的文化姿态、丰厚的资源产业以及花园式生态环境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名城。 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曲阜之行得到山东省文化厅和曲阜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探寻革命圣地 学习沂蒙精神
--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临沂行
2007年8月29日,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一行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学习考察了革命老区临沂市,在临沂市文化局局长王文元的陪同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临沂规划展、沂蒙革命精神展、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以及王羲之故居等地。 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达12年革命斗争中,华东、山东党政军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和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临沂市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和汉代帛画就出土于此,春秋时期孔子的高足曾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况、东汉时期珠算发明家刘洪、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都出生或曾经生活在这里。下午,文化部系统团干部赴华东烈士陵园为革命烈士扫墓,在庄严的共青团团旗下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并三鞠躬,致以共青团干部的崇高的敬意。 <-p-> 文化部系统团干部还一并参观了沂蒙精神展馆,沂蒙精神展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和复原场景,再现沂蒙精神产生、发展、升华的历史进程,讴歌了沂蒙人民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的奉献和牺牲,展现了老区在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420万人,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全国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雄群体至今让人动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就成为沂蒙精神的内涵。在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大家参观了馆藏的典型地质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现代生物标本,展品种类齐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绚丽多彩,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学术价值,大家仿佛被带入了神秘的远古时代,探索和了解生命的起源,感受地球的神奇魅力,使全体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科普教育,进一步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考察了临沂市城市规划展,此展全面展示了临沂城市总体规划、临沂综合交通规划、临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临沂绿地系统规划等一批规划设计成果。高水平的规划展向世人展现了沂蒙老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城市新形象。坐落在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西南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1972年4月在银雀山西汉一、二号墓发掘出土了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为主要内容的先秦古籍,轰动国内外,是建国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两座汉墓共出土竹简7500余枚。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王羲之故居是古典的园林式建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洗砚池,池畔垂柳依依,花香草绿蝶飞蜂舞,古朴典雅的亭台伫立在池中。走进古潭色的长廊,廊壁上镶嵌着50多块石碑,都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为故居重建所题。继续前行便是晒书台、琅琊书院等等,故居内的亭台错落有致,粉红的花、绿色的草、白色的假山石、悠闲的白鹅在绿水间嬉戏玩耍,清幽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切身感受到今天的临沂人民,正以沂蒙精神为动力,与时俱进,干事创业,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一个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正崛起在沂蒙大地上。 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临沂之行得到了山东省文化厅和临沂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
领略泰安雾雨圣境 交流团务工作经验
--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泰安行
泰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缘的齐鲁丘陵之上,主峰海拔1545米,山势磅礴,雄伟壮丽,常被喻为中华民族伟大崇高的象征。泰山为五岳之首,自秦至清,历代帝王封禅祭祖,文人墨客吟咏题刻,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有岱庙、普照寺、碧霞祠、经石峪刻石、灵岩寺等名胜古迹。 <-p-> 2007年8月30日清晨泰安地区下起了小雨,上午文化部团干部学习班一行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秋雨中亲历了“雨中登泰山”的感觉,领略了雾雨濛濛的泰山神韵,参观了千年古韵的岱庙。 下午,我们与泰安市文化局的领导和团干部及团员青年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参加座谈会的有泰安市文化局副局长梁晓东,泰安市文化局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冯林,泰安市文化局团委副书记周长顺,泰安艺术学校团支部书记张建国,团员青年代表泰安歌舞团青年演员高晓燕。文化部机关党委副书记沙勒塔娜提、文化部团委书记诸葛燕喃、副书记王燕出席并听取座谈。座谈会由山东省文化厅团委副书记郭洪森主持。 首先,泰安市文化局副局长梁晓东向参加学习班的团干部们简要介绍了泰安市及泰安市文化局的基本情况以及泰安市的文化建设、文化市场管理、文物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和演出等工作。他说,各项文化工作和文化活动都依托泰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进行创作,充分调动各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演出团体的积极性,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而开展,活跃了泰安市的文化艺术市场。泰安市文化局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冯林首先对参加文化部团干部学习班一行表示欢迎。他认为这次座谈会既加强了两地团干部交流思想和工作经验,又增进了两地团干部之间的友谊,更是对泰安市共青团工作的鞭策和促进。泰安市文化局团委副书记周长顺代表泰安市文化局团委从基本情况、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与建议等四个方面对泰安市文化局共青团工作作了介绍。他说尽管共青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单位不太重视共青团工作,团组织不健全;团干部缺乏创新意识、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方式和活动形式有待改进;团员人数减少,团青比例下降趋势明显等等。他建议:做好共青团工作要坚持党建带团建,紧紧依靠党组织抓好团的建设;要夯实基础,加强团的组织制度建设;围绕大局和中心开展好各项活动;要加强团组织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互动和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泰安艺术学校团支部书记张建国介绍了泰安艺术学校共青团工作。在交流发言时十分激动,他说自从事共青团工作以来有两次激动的心跳,第一次是参加文化部团委举办的“洛娃杯”征文比赛颁奖会上文化部孙家正部长接见获奖代表的时候,第二次心跳就是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多为团员青年服务,为他们做出表率。团员青年代表泰安歌舞团青年演员高晓燕交流了歌舞团的基本情况和她自已作为一名团员的体会。她表示上级团组织让她参加座谈会是对她的重视和信任,对她也是一个很大的鞭策和激励,她将会更加热爱舞蹈专业,尽心尽力为舞蹈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随后,文化部团委常委、国家图书馆团委书记霍瑞娟从国家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业务工作、共青团工作进行交流,介绍了国家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基本作法和经验。中国东方歌舞团团委副书记李冰川介绍了中国东方歌舞团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活动,共青团组织如何紧紧围绕团里的中心工作开展共青团活动的做法和经验。文化部外联局团委委员韩立昕就外联局的情况和所肩负的职责与任务重点介绍了“文化外交”工作的方方面面。 <-p-> 文化部团委书记诸葛燕喃向大家介绍了文化部团委的组织构成、基本情况及大致工作。她说山东是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慕名前来考察参观学习,提高我们团干部的文化素养。而文化部门的共青团工作有很多的共性,这次座谈,大家相互交流思想和经验,相互之间有所借鉴,必将促进文化部和泰安文化局的共青团工作共同进步。她认为此行每一位团干部收获甚多,既放松了身心、交流了经验,又开阔了眼界,更活跃了思想。最后她向山东省文化厅、泰安市文化局对文化部团干部学习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学习交流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今后经常进行更加密切的交流和互动,共同促进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学习班泰安行得到山东省文化厅和泰安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
泉城咏盛世 动车载欢歌
--2007年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济南行
8月31日,是文化部系统团干部学习班在山东的第四天,经过曲阜、临沂、泰安等地的考察学习,最后一站来到了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济南是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倾情于此,词坛女杰李清照就生长于此,老舍先生的《趵突泉》更让泉城的美誉深入寻常百姓之家。部团委学习班一行在部直机关党委副书记沙勒塔娜提、部团委书记诸葛燕喃的带领下,当天清晨从泰安出发,中午时分抵达济南,先后参观了章丘百脉泉、济南趵突泉、大明湖等风景名胜古迹,品位这座有着深厚人文内涵的文化名城。看着喷涌不断的泉水,使人联想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千百年来,虽历经苦难,但始终绵延不断,永不枯竭。在济南,部团委一行受到了省文化厅副厅长邢玉斗、济南市文化局党委副书记周书章等领导的热情接待。当天傍晚,省文化厅邢副厅长还亲自前往火车站送行。沙书记和诸葛书记分别代表部直属机关党委、部团委向山东省文化厅的接待表示感谢,并对省文化厅团委副书记郭洪森几天来前程陪同表示肯定和感谢。乘上开往北京的D38次动车组,团干部们体验了发达的现代交通所带来的便捷,不少团干部是第一次乘坐动车组,一上车就发出了惊叹声。此次山东学习,给每一位参加学习的团干部都带来了许多的感触和收获。大家表示,这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首先得益于部直属机关党委和部办公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山东省文化厅和当地文化局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部团委学习班所到之处被当地文化战线的同仁们的热情所感染,处处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面貌。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人文知识、文化管理全方位的教育学习,使团干部更进一步领会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包括山东在内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迅速发展,并辐射全国,用事实证明了“发展是硬道理”;文化上,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山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地市文化管理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积极引导,善于管理,运用多种手段和新的管理理念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从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参观考察中,团干部们切实的感受到了文化、旅游的相互协调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这块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土地,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创造了价值,创造了财富,为当地的群众带来了实惠。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几天的参观考察,是部团委系统团干部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也为当地文化部门的青年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次与部系统青年交流的机会。在考察参观途中,在交流座谈会上,在返京的动车组上,部系统团委学习班的团干部畅谈学习的感受,一路欢声笑语。在有些地方,文化部门的工作条件还十分艰苦,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文化工作者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使部系统团干深为钦佩、倍受鼓舞,这就是泰山精神,这就是沂蒙精神。 一位参加学习的团干部谈到,“部团委这次组织专题学习,学习胡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理论结合实际,把课堂搬到了基层,搬到了一线,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 济南之行得到山东省文化厅和济南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