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俄罗斯严冬高挂大红灯笼 中芭人热情沸腾莫斯科
发布时间:2007-11-22 14:46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7-11-22
■组图■ID■受中国文化部派遣,应俄罗斯斯塔斯"纳明中心之邀,中央芭蕾舞团155人于11月14日奔赴莫斯科进行了两场演出。 11月17日是中芭在俄的首演夜。当晚,具有78年历史的莫斯科红军剧场坐满了观众,冒着风雪来到剧场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好奇,等待着观看来自中国的芭蕾。19点整,《大红灯笼高高挂》正式演出。丰富的舞台、灯光和音乐,以及演员们高水平的舞蹈,深深感染了这些长期生活在芭蕾历史中的观众。演出结束后,节奏强烈的鼓掌声反映出我们演出非常成功,演员们不仅经受了俄罗斯观众对芭蕾的挑剔审视,而且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共鸣。演出之前,莫斯科的众多新闻媒体对我团芭蕾大师和演员们进行了采访。演出结束后,许多舞蹈评论家也留下来与我方人员交流,他们对中国芭蕾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文化部驻俄官员称,由中俄两国政府主办的“中国文化节”活动已经于11月初闭幕,但鉴于中央芭蕾舞团的国际声誉和芭蕾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派遣中芭携中国芭蕾舞剧赴俄演出被列为重要的演出项目,得到了俄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俄罗斯芭蕾历史悠久,长达数百年,并且自成一派,长期以来影响着世界芭蕾舞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俄罗斯芭蕾舞专家来到当时的北京舞蹈学校任教,为中国芭蕾打上了俄罗斯学派的烙印。其中,著名舞蹈家彼.安.古雪夫编导的古典名著《天鹅湖》、《海侠》、《吉赛尔》,为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古典芭蕾风格的坚实基础。 今年3月,我团演员曾随胡锦涛主席访俄,参加了“中国文化节”在克里姆林宫的开幕式演出,表演的“平克.弗洛伊德”节选段落是当晚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文化节闭幕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与开幕式演出遥相呼应,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完整体现了中国芭蕾的艺术水准和风采,为今年在莫斯科的“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活动划下了圆满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