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国家文物局领导考察江油云岩寺受灾情况
发布时间:2008-05-29 16:15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8-05-29
    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率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刘曙光、巡视员郭旃、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柴小明、科技与信息处处长罗静一行在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徐荣旋,副局长王琼,文物保护处处长朱小南和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等陪同下,赶赴四川省江油市,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圌山云岩寺受灾情况进行考察,看望慰问云岩寺文物管理所干部职工。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殿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建筑,是四川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寺内完好保存有我国唯一的一座道教转轮经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该寺于1956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2”汶川大地震使云岩寺古建筑群遭到极大破坏,鲁班殿、东岳殿、天王殿、超然亭、春台等古建筑都已坍塌。5月18日凌晨1点08分,江油市再次发生6.0级余震,加速了飞天藏殿等古建筑墙体坍塌,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单霁翔局长一行十分关心文物安危,冒着持续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亲临现场,察看灾情,并听取了江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敏,市文化旅游局局长任德远,市文管所所长张敏关于云岩寺受灾情况的汇报。单局长对云岩寺文管所干部职工为保护云岩寺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对云岩寺文管所在“5.12”地震发生当晚,就对云岩寺受灾情况进行调查,在第一时间向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汇报灾情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单局长十分关心文管所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希望大家在抢救保护文物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参加考察的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表示,将尽快组织专家调查,并制定云岩寺抢救方案。
(江油市文化旅游局)
市文化局接管九洲体育馆北川灾民救助工作
    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原由市畜牧局管理的290余名北川灾民从20日起移交市文化局管理。市文化局将负责为灾民提供食品、住宿、医疗、卫生、寻亲、对外联系等救助服务。21日早8时,市文化局召开灾民管理工作会议,对有关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会议要求,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克服一切困难,不折不扣地完成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达的灾民管理工作任务,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爱,把全国人民的无私帮助送到灾民心上,让他们在大灾大难之后得到无微不至的身心抚慰,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台县新华文轩公司积极组织补充因灾损失课本
    “5.12”汶川大地震后,三台县新华文轩公司立即组织公司全体职工,深入到全县63个镇乡中小学,了解掌握各学校因灾课本损失情况,立即组织补充新课本。5月20日,小学阶段一万余册补充课本运达三台,中学阶段课本将于近日运达。目前,该公司正全力以赴将课本分送到各学校,保证每个缺课本学生在复课后有新的教科书。
(三台县文体局)
                             盐亭县文化旅游局迅速启动抗震救灾工作
    “5.12”地震发生后,盐亭县文化旅游局成立了以局长郭建为队长的抗灾救灾应急分队,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抗灾自救,在保障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动员系统干部职工向重灾区捐款达7740元。该局13名干部已主动报名参加抗灾救灾志愿者服务。
(盐亭县文化旅游局)
游仙区文化旅游局开展震后安全大排查
    为确保灾后文化经营单位房屋设施安全,5月20日,游仙区文化旅游局组织开展文化经营单位安全工作大排查,对该区文化经营单位的房屋设施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排查结果表明,在“5.12”地震中,该区多数文化经营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毁,特别是歌舞娱乐场所设施设备受损严重,全区文化经营单位经济损失达50余万元。检查组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提出了整改要求,根据检查情况,该区文化旅游局还将于近期组织力量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游仙区文化旅游局)
 李白故居在震灾中遭受重创
    “5.12”地震使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李白故居建筑受到重创,粉竹楼、太白祠、陇西院、太白楼、碑林圆柱碑等多处景点被毁坏。据初步统计,李白故居及其景区房屋损毁7590平方米,其中,倒塌1300平方米,形成危房4840平方米,轻微拉裂1450平方米,倒塌围墙4020米,损坏电缆500米,直接经济损失达3419.10万元。
(江油市文化旅游局)
梓潼“两馆”办公场所成危房
    在“5.12”地震中,梓潼县文化馆、图书馆办公场所受损较为严重,经县房管局初步勘察,两单位办公楼已无法使用。县文化馆办公楼墙面裂缝达30余处,2处主体横梁、4处主体立柱出现裂缝。县图书馆主楼地基下沉2厘米,整体倾斜约20厘米,主副楼之间开裂达30厘米,副楼西面承重墙断裂。为保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梓潼县文化旅游局已请示县政府解决“两馆”临时办公用房。
(梓潼县文化旅游局)
(来源:绵阳文化局抗震救灾信息简报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