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甘肃、陕西、云南、重庆等地文化系统遭受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27日,上述5个省市受灾情况如下:
一、四川省受灾情况(一)人员伤亡情况。全省文化系统死亡11人,失踪25人,受伤50人,其中重伤8人。人员伤亡导致部分文化单位运转瘫痪,如北川县文化馆5名工作人员中就有4人失踪,仅1人幸存。(二)基础设施损毁情况。全省灾区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基础设施均严重损毁,北川、汶川、青川、茂县等县的文化设施在地震中全部夷为平地,其中4个县文化局行政大楼、5个县文化馆、4个县图书馆、4个影剧院(剧场)、24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整体垮塌,共计7.8万平方米。4个县文化局、34个县文化馆、29个县图书馆、2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2个影剧院(剧场)、1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成为危房,共计10.7万平方米。绵竹、什邡、安县、平武、江油、汉源等县(市)的文化设施绝大部分成为危房;32个县文化局、32个县文化馆、25个县图书馆、38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2个影剧院(剧场)、2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共计16.9万平方米。损毁设备11565台(件、套)、图书67万余册,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3.3亿元。(三)文化遗产受灾情况。全省共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9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严重破坏,文化遗产损失不可估量。许多博物馆、文管所的馆藏文物受损严重,共计损毁文物1839件,其中珍贵文物151件。全省37个博物馆、文管所损毁垮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受损严重,二王庙毁于一旦,伏龙观屋脊坍塌、千年“鱼嘴”震裂,上清宫、天师洞结构受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藏羌碉楼多处垮塌,桃坪、萝卜寨等羌寨多处损毁。三星堆、自贡恐龙博物馆、德阳文庙、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石塔寺石塔、三苏祠、安丙家族墓地、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陈毅故居、陈子昂读书台、圣德寺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墙体开裂、房柱错位、彩绘脱落、垮塌现象普遍。(四)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受灾情况。全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建川博物馆聚落、九寨沟演艺群、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园、成都锦里、三星堆文化产业园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灵岩山文化旅游园区、昭化古城三国文化产业园区等150余家重点文化产业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绵竹年画村、什邡惊奇欢乐谷等完全损毁。11000余个文化经营场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因灾大面积停业的有13个县,经营场所达1734家;27个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590家经营场所不能正常营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因灾经济损失达89.59亿元。(五)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受灾情况。全省文化行业受灾人数约8300余人2700户,其中处于重灾区的受灾人数为4600余人1400余户,损毁职工住房56幢近8.7万平方米,汶川、北川、都江堰、绵竹、什邡、青川、彭州、茂县、平武、安县、江油、剑阁、理县等地的大部分文化工作者无家可归,只能依靠救助生活。为防止灾后疫情,目前北川县已全面封锁,青川县城面临山体滑坡、县城地陷,那里的文化工作者将随县城人口全面转移。
二、甘肃省受灾情况(一)文化设施受损情况。全省278处文化设施损毁,其中文化出版局办公楼16个、图书馆17个(其中已成危房需重建的8个)、文化馆24个(其中垮塌或已成危房需重建的10个)、文化站190个(其中垮塌或已成危房需重建的184个)、影剧院12个(其中已成危房需重建的5个)、剧团排练场所14个(其中垮塌或已成危房需重建的7个)、书画院4个、文艺创作室1个。受损面积达3万平方米左右,预计经济损失6500万元。(二)文物及文物设施受损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天水、陇南、武威、甘南、庆阳、平凉、定西、白银等8个市(州)共有53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建筑群1处,14座民居受损;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受损馆藏文物607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含国宝级文物1 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51件,一般文物及未定级文物546件,受损文物中有288件受损严重无法修复;受损博物馆馆舍15座。
三、陕西省受灾情况(一)文化设施受损情况。全省99处文化设施损毁,其中图书馆11个(其中已成危房需重建的1个)、文化馆13个(其中垮塌或已成危房需重建的3个)、群艺馆4个、文化站31个、剧团排练场所14个、剧场10个、影院16个。造成经济损失4016万元。(二)文物及文物设施受损情况。全省有56处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灾害。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308件馆藏文物受损,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9件(不含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200件受损文物中的三级文物)。
四、云南省受灾情况(一)文化设施受损情况。全省43处文化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文体局办公用房2幢、图书馆5个(其中垮塌或已成危房需重建的4个)、文化馆11个(其中垮塌或已成危房需重建的5个)、文化站22个(其中垮塌或已成危房需重建的14个)、剧团排练场所1个、人民会场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造成经济损失约1056.5万元。(二)文物及文物设施受损情况。全省有46处文物及文物设施有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博物馆文物库房2个出现不同程度受损。主要是文物库房屋顶产生裂隙,漏水严重;文物保护单位出现房顶瓦面酥松,屋顶渗水,墙体开裂,保坎垮塌,门窗挤压变形,地基开裂、松动、沉陷,构件毁坏。文物设施受损金额约462.5万元。五、重庆市受灾情况(一)文化设施受损情况。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363个文化设施和建筑受损,其中文化局机关办公楼6个、图书馆11个、文化馆(艺术馆)10个、文化站323个、剧团排练场所7个、影剧院6个。造成经济损失4933万元。(二)文物及文物设施受损情况。全市共有97处文物点、9个单位、17处展厅(库房、办公用房)、12件文物藏品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文物点22处,国家级和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各1处。受损文物藏品中,三级文物1件,一般文物1件,未定级10件。共计损失331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