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1日晚,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将再次在美国指挥大师莫瑞斯的指挥下,亮相北京音乐厅。演奏世界著名作曲家巴伯(1910-1981)弦乐柔板、弗朗克(1822-1890)D小调交响曲、德彪西(1862-1918) 前奏曲《牧神午后》、拉威尔(1875-1937)《达夫尼斯与克洛埃》第二组曲等经典作品,演绎“交响的魔棒”莫瑞斯北京音乐会。自6月17日起,严格紧张的排练已经开始。指挥莫瑞斯(美)是国交艺术家们的老朋友,通过多次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莫瑞斯与国交的艺术家合作默契,并对国交艺术家的艺术水准给予较高的评价。而艺术家深深感受到莫瑞斯治学严紧、指挥风格细腻独特对提升国交艺术水准莫大的益处。莫瑞斯?皮勒斯是美国著名资深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961年,他被伯恩斯坦选为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在过去20多年里,皮勒斯还带领着美国三个乐团:科普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交响乐团,奥斯汀交响乐团及堪萨斯城爱乐乐团。在20个音乐季里,他与众多著名艺术家有过成功的合作,其中包括马友友、帕尔曼、安德鲁?沃特斯(Andre Watts)等。
莫瑞斯?皮勒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81年,他在维也纳歌剧院指挥了伯恩斯坦的《弥赛亚》在欧洲的首场演出,受到了当时评论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他还在伦敦、布拉格、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公演。在美国,皮勒斯经常与那里的杰出乐团合作,包括芝加哥、辛辛那提、克里夫兰、尤他、休斯顿、丹佛等交响乐团。皮勒斯在东方也颇有名气,他指挥过墨尔本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及香港爱乐乐团等。莫瑞斯?皮勒斯居住在纽约市,他任阿隆?科普兰音乐学院的音乐教授,主讲指挥艺术及20世纪美国音乐两门课程。此外,他还兼任我国深圳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皮勒斯对德沃夏克在美国生活时期有过深入研究,这使他成为该领域的权威,并经常应邀到德国、捷克等地讲学、指挥。他所著《从德沃夏克到埃林顿公爵:考察美国音乐及其非洲之源》一书将在2004年冬季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外文翻译黄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