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把深情厚意送到灾区群众心中
发布时间:2008-07-08 15:26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8-07-08

    根据中宣部的统一部署,文化部于2008年6月23日至28日组织两支慰问演出团分别赴四川都江堰、彭州、崇州、汶川等受灾严重的地区慰问演出。艺术家们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厚谊,送给灾区广大群众和参与抗震救灾的各界人士,同时积极向灾区人民学习,向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做出贡献。积极组织 精心安排汶川地震发生后,文化部于5月下旬派出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赴四川灾区体验生活,6月23日又派出由27位艺术家、2位记者和2名文化部工作人员组成的“心连心”慰问演出团赴灾区慰问演出。文化部党组高度重视此次慰问演出活动,蔡武部长和陈晓光副部长专门召开动员会,希望大家把此次演出看作是为抗震救灾做贡献的重要机会,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完成演出任务。为了圆满完成演出任务,文化部精心组织了歌唱家关牧村、万山红、牟炫甫、孙毅、马梅、丁毅、郭蓉、斯琴格日乐、胡雁、赵大地、阚丽君、陈小朵、刁朔、孙健;戏曲艺术家袁慧琴、张火丁、沈铁梅、王蓉蓉、王艳、杜镇杰、朱强;话剧演员高宝宝、张秋歌、王卫国、王晓梅组成两支慰问演出团,分别由中国东方歌舞团党委副书记牟炫甫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副书记孙毅带队深入灾区。《公仆赞》、《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山歌唱出好兆头》、《红旗飘飘》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如清风般吹散了人们脸上的伤痛,《与你同行》、《最美中国人》、《勇敢向前冲》等一批文化部专门为地震灾区创作的新歌也深受灾区群众欢迎。慰问演出现场,没有豪华的舞台,没有华丽的演出服,没有绚丽的灯光,有的是满怀深情的歌声和久久回荡不息的掌声和欢笑声。二、真情演出 反响热烈在深入灾区的6天时间里,慰问演出团走进受灾最重的汶川县映秀镇、漩口镇、水磨镇、阿坝羌族自治州、彭州白鹿镇、通济镇、都江堰市灾民安置点等地,为十余万灾区人民和参与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救援人员、医疗卫生工作者及志愿者共计演出13场。演出条件是艰苦的,没有像样的场地,没有任何报酬,为了不给灾区人民增添麻烦,演员们甚至自备干粮,在客车上解决就餐问题。不论是在乡镇坝子上的临时安置点,还是地震后的废墟,只要是能够容纳下观众的地方,就是演员们放歌起舞的舞台。 6月的四川盆地日照强烈,闷热难耐,但演员们依然热情不减,观众们也看得津津有味,暂时忘却了灾难带来的伤痛。

    在都江堰勤俭人家灾民安置点,朴实的灾民刚刚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各方面条件还很困难,但是当看到演员们投入的演出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灾民们趁演员不注意,买来西瓜和李子等解暑的水果,偷偷放在演员们乘坐的大客车上,小小的举动令演员们感动不已。每次演出结束,观众都久久不愿离去,大家热情地围着演员们握手、交谈、签名留念,直到演员上了车,观众们都不肯散开,有的灾民还一边挥手欢呼,一边追随着演员乘坐的大客车送出好远,场面十分感人。来自汶川县的88岁老红军张伯汉说,“天气这样炎热,为了丰富我们灾民的文化生活,他们一个个冒着酷暑,连续给我们表演了三个多小时的节目,他们的精神十分感人。都江堰安置点的灾民谢兴明看完演出后,非常激动,当场做了一首诗:惊心五一二,一震恸九州;家毁精神在,泪尽愈昂首;跟着共产党,一直向前走;再创新天府,明天更风流。慰问演出团在为武警德阳支队演出后,政委激动的说道:你们来演出非常好,战士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这样大的灾难,惨烈的场面,在他们心中肯定会有挥之不去的阴影,你们的演出至少有三个功能:一是鼓舞鞭策;二是放松心情;三是心理调解。你们的精彩演出为战士们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三、爱寄灾区 心心相连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文艺工作者的心,许多演员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慰问团,积极为灾民送温暖,送关爱。在演出现场,灾民们饱满的情绪和昂扬的斗志深深鼓舞着演出团成员,歌唱家、慰问演出团一团团长牟炫甫在炎炎烈日下坚持每场演出都走进观众中互动,为受灾群众加油鼓劲,他说虽然地震给四川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但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灾区一定能重建得更加美好。歌唱家、慰问演出团二团团长孙毅说,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到灾区进行慰问演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灾难面前,文艺工作者不能缺位。虽然北京和灾区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国家艺术院团的工作者与灾区人民心连心,虽然演出场地有限、场次有限、条件有限,但是我们的真情无限。歌唱家关牧村在得知文化部组织“心连心”慰问演出团赴灾区慰问演出后,立即踊跃报名参加。

    为了能坚持完成每一场演出任务,关牧村主动推掉三场已安排好的商演,并忍受着双腿的关节疼痛,尽量用最美的歌声为灾民带来心灵的慰藉。歌唱家万山红在映秀镇演出现场,看到灾民们渴求的目光,她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口气为观众演唱了5首歌曲。国家话剧院演员张秋歌和王晓梅夫妇在接到赴灾区慰问演出的任务后,立即协调拍摄电视剧的档期,从内蒙古片场赶往灾区。他们朗诵的诗歌《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一次次深深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几乎每一次演出后两人都是声泪俱下。青年演员斯琴格日乐是慰问团中唯一不是国家院团的演员,在得知文化部组织慰问演出后,她主动放弃商演的优厚待遇,加入慰问演出团,还亲手制作了许多手工娃娃作为礼物送给灾区的孩子,希望能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平静心情,尽快走出灾难的阴霾。参加慰问演出的艺术家大都是各院团的主演,但在灾区的流动舞台车和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员们无人计较演出前后顺序,无人在乎唱多唱少,大家只有一个心愿:用我们的歌声,用我们的真情抚平受灾群众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精神创伤,慰藉前线抗震救灾官兵的疲惫身心。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在灾区的日子里,演员们亲眼目睹了震区惨烈的景象,也收获着灾区人民的坚强与乐观。面对灾难,所有灾民不屈不挠,不等不靠;面对困难,武警官兵、医务人员坚定信心,一往无前;在地震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度时艰。这些都极大地鼓舞着艺术家们,当国家有难时,文艺工作者理应铤身而出,用美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灾民抚平创伤,达到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愉悦心灵、交流情感的目的。这次不仅是慰问,也是体验;不仅是演出,也是学习。此次灾区之行,艺术家们必将永生难忘。